一场高级别美学集体高潮。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小戏骨版红楼一梦
|梦中梦
前几日,无意看到小戏骨版宝姐姐的动图,微微笑意下暗波汹涌,好一个“守拙”的蘅芜君。我接下来的日子便沉浸在小人儿们的小红楼中,思绪倒是回溯到了数年前捧着还是竖版印刷、氤氲着尘气与郁郁的老红楼中。红楼一梦,我感谢的是这部美学巅峰有底气足够容纳,足够让每一个骨子里印有古典美学基因的中国人,徜徉在鳞次栉比的人物关系、美轮美奂的故事构架、分花拂柳的大观园,原应叹息的命运中撷取各自的钟情钟意。
在此,不对小人儿们表演作多评价。看到有人打着“让孩子们去演适合孩子们的戏”旗号来质疑,我倒是很羡慕这群有灵性的小人儿,有机会在大舞台上与立在云端的、自古至今在一代又一代美学高潮中孕育又成长的一个个可望不可及的臆想有一次灵与肉的融合。
不是谁都有华丽绽放的机会,珍惜一下大舞台的机会。这是我大学四年在每一届的毕业晚会中从幕后到台前,为别人演最后为自己演,得到的所有的感动。
|数年之后,反而开始心疼宝姐姐了
初中那会,我也因为在读老红楼与同班一位女同学结缘时常一起讨论。她偏爱痴颦儿,我欣赏探春的魄力羡慕湘云的肆意,我俩都忽略了“守拙”的蘅芜君。多年之后的现在,再回想起宝姐姐,印象最深的却是“宝钗扑蝶”。
每个女孩子都应该拥有行使属于小姑娘娇憨与纯真的权利,注意是权利。
颦儿痴,湘云憨,三春或浑沌或耿直或冷淡,也都是真性情的同义词。唯独宝钗,却要“守拙”。
黛钗中,仅仅因为宝姐姐有着颦儿没有的家庭后盾,她就必须要赢。家庭,是后盾,也是重担。不比往昔的家族,孤母,指望不上的哥哥,曾经被谋划的皇妃路失败,押在也压在宝姐姐的肩上。她在人事上的游刃有余是优势,大多数时候却被认为是进攻。
所有对于真性情女孩子的尤怜一股脑的倾注在颦儿身上。
最可悲的是,宝丫头扑蝶之后误撞他人私语,短暂的小姑娘性子又立马散的远远的,那个端庄沉稳、胸壑深深,“一问三不知”的宝姐姐、说出“好风凭借力”的内定儿媳妇又回来了。
凤姐,李纨各有各的苦
说到人事上的游刃有余,功力更加炉火纯青的凤姐,恩威并施威风极了,看似管大钱其实也只是已死的百足之虫的守墓人。凤姐不是圣人,她管钱也打点四周孝敬婆婆,也给自己扒拉扒拉。她可气又可叹,糟心的丈夫,小产无子,腹黑猜不透的婆婆,最可怕的是无力回天的家族命运。好歹有慧心,秦可卿的托梦实则也是自己的暗自惊心,留了善根。便有了后来的平二倾囊相助、刘姥姥救巧姐。珠大嫂子,大观园里稻香村杏帘在望的“归园田居老农”?有一个被指代化的女人。
|红豆词,清丽不只是前奏
好妹妹的这版红豆词,词作仍是曹公,前奏极是清丽,画卷缓缓而出是小人儿们实打实的花蕊一般的脸庞。最娇嫩美好的年纪,灵肉融合,应和着古老而又隽永的故事里同样是花蕊一般的初露风姿,暗暗惊讶这种恰切,同样清透,却让故事再一次焕发生机,让我们这些被故事浸润滋养的世世代代的读者,感动又感谢,若思又有思的,是红楼一梦中各自撷取间的沉醉与神往。
作者的话:
说实话,一开始是被小姑娘们的颜值吸引。(图片来源见水印侵删)
后来呢,会想起初中那会捧着家里老红楼痴迷神往感慨的日子。
或许因为这一版演员们年纪小反而切合故事中真实年龄?并且让我们这戏“老读者”回忆起数年前同样稚嫩的“小读者”。
这些徜徉在红楼一梦中的“小读者”也同样是“小演员”呢。感慨的是相似的娇嫩年华、羡慕的是心中自己的“小演员”所不能得到的大舞台机会,在这些相似的小演员身上,与故事灵肉融合。
看的是小人们,想的却是自己读红楼的小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