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一位朋友的动态,虽寥寥数语,但隐含着不少忧愁、紧张和恐慌。
二十岁出头,车子、房子、落户、结婚对年轻人的你而言似乎是件俗气的事,亦或是离你还算遥远。
二十岁出头,在很多长辈看来是没什么压力的年纪,此时此刻,你只是个没有家庭、没有房贷、无需赡养父母的"三无"人员。
学生时代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长大,经济独立,自己决定在什么样的城市工作、和什么样的人谈恋爱......
最后,大家都如愿以偿,享受了一段消费自由的快乐时光。
"我国庆举办婚礼,到时候记得来捧场呀"
"我没在深圳了,回老家工作啦"
"海哥这小子,不声不响的在杭州买房了"
.....
消息总是不胫而走
三姑六姨得知还是单身的你,开始张罗着介绍对象,过去你总是用"年纪小,还不着急"来搪塞,现在的你也逐渐缓和,抱着试试就试试的心态。
曾经的你面对房地产中介的电话,不假思索就会挂断,现在也会耐心听听,心里盘算着工作一年,可以在这繁华都市的一隅买下几个平方。
人很难免俗,从这天开始,曾经拼命想证明自己可以摆脱世俗的你,最终还是和大家一起举起白旗。
随着时间推移,与日俱增的只有年龄和焦虑,却唯独没带上存款。平躺在床上看着朋友圈:前段时间了解的楼盘又涨了些,今年可能白干;此前回老家发展的室友,置换了车房,在小城市岁月静好。
关掉朋友圈,看着空无一物的天花板,似乎自己也是一无所有,剩下的只有焦虑。
"有对象的话,会更好过吧"
"换份工作,会更开心些吧"
"如果能买得起房,可以解决大部分焦虑吧"
.....
事实上,逃离了这份看上去"没有出路"坑位进入了下一个坑位,最后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工作后依旧会焦虑、迷茫、困惑,结果只会重蹈覆辙。
同样,物质的追求也是没有上限的,在年薪十万的时候会渴望二十万的生活,当年薪二十万时会渴望三十万的生活,因为看上去再努力一些,会有更好的学区、更奢华的餐厅、更高档的服装...
这样不具象化的目标没有上限,以至于你始终会误以为自己一事无成,产生焦虑。
倘若我们把目标细化拆分成短期、可实现的,当每次达成目标后,及时收获完成小目标的正反馈,不仅能将我们从焦虑中解救出来,也为完成后续一系列的小目标提供动力。
如果你为没有存款而感到焦虑,不妨先从记账开始,分析自己每个月的资金去向,再针对性的给出开源节流的方案。
如果你为没有升职而感到焦虑,不妨尝试着分析升职的人是怎么做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短板,客观看待他人的长处而不是选择不屑一顾。
如果你为......
生活中总会存在令人焦虑的事情,降低预期提高幸福感,或是剖析令你焦虑的根本原因,尝试拆解这些因素,逐个击破。
关注“石头有话说”,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