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百态

        带班以来,见识了很多不同的父母,却从没像现在这样不吐不快,说道说道为人父母种种。

        生A请病假,其父带孩子看病后来电话,疑问道:“老师,咱班里最近是不是生病的特别多啊?孩子好像被传染才生病的!”,“你家娃是班内第一个生病请假的,目前没有其他学生生病!”“奥……”我不知道电话那头的父亲听到我的回复是什么神态,但我心里很不舒服,不思索自己没照顾好孩子,一有问题就开始找外因,难怪你家娃上课捣乱后,老说是人家惹他来,这榜样做的,果然孩子是复制版!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B连续几天断断续续由父亲在微信群里请假,每次都是一两个小时,我估计是又不想上学了,这天来了后,我问他,你怎么回事啊?他说肚子疼,“奥,那你爸给你吃药了吗?”“没有,给我冲的红糖水!”原谅我的没见识,一个男孩儿肚子疼喝红糖水也有用?“还疼吗?”“不疼了……”看来他的父亲也知道孩子是装病,于是假对假,可这样的方式能转变孩子不想上学的念头吗?生B的母亲在他小学时去世了,继母对他的生活照料很周全,但教育上始终认为这个孩子不踏实,虚荣轻浮,父亲也对生B不寄希望,每次来和老师交流都是没办法,由着他混吧,反正不来上课不行,怎么也得到校,至于到校后什么状态,全由着他!真的不是吐槽这对爹妈,但你不得不感叹老话说“有了后爹就有后妈”的说法也是有些道理的。

        生C一直与父亲生活,母亲在他刚上小学时就到国外打工了,想妈妈了就网络视频。C基本不听课,所有的课都不听,课上自娱自乐,动静不大,一般不干扰别人,玩的东西花样百出,他八十多岁的奶奶可怜他妈妈不在身边,经常给零花钱,所以校门口小超市有了什么新鲜玩意儿,他都会最先购得,在同学中炫耀,后来又骑电动摩托上下学。他父亲卖菜,每次来校都会把自己拾掇干净了再来,不然孩子不愿意。我和C聊过很多次,希望能让他学点东西,曾问C认为爸爸和妈妈谁容易些?他说妈妈,因为妈妈的工作环境很舒服,视频中看到“高大上”的日式工厂,孩子觉得妈妈享福去了,他不知道母亲对亲人尤其孩子的思念,也不知道国外生活的不易,对比父亲每日菜市场的噪杂,这样的理解也难免。但可惜他的爸爸妈妈都没有教会孩子体谅,学会感恩。初二时,他的父亲开始生病,大概癌症吧,他的姑姑来了大哭,诉说弟弟的不容易和弟媳的不近人情,希望老师严格管理孩子,有事情找她,以免孩子的各种不良表现会加重弟弟的病情。我无比同情而宽容的看着C又轻松快乐的过了一学期,还是不学习,打闹,周末骑着电摩和同学游玩(听学生们的反映)。初三开学后,依旧如故,每天口袋里滴沥当啷的,我让他拿出来一看,三套电摩钥匙都带着,我问为什么?他说怕他姑姑给拿走了,说姑姑到他家什么都拿!对比他姑姑在电话里和面谈时的痛心疾首,我真的无法想象他所描述的状态。没几天学校仪容仪表检查,他的头发很长了,还是不理发,追问原因,他说父亲没了,五期没出,不能理。我当时惊愕的表情不知道吓着他了吗?父亲生病他没触动,父亲走了他依然我行我素,这世上还有什么事能打动他呢?有的老师听到我的疑惑,说孩子小啊。14岁了,朝夕相处的父亲走了,照常谈笑风生,是小吗?我真的为这位父亲悲哀,作为失败的父亲的悲哀。几天后,他的母亲来校,诉说回来后的种种不易,尤其是孩子的状态,他的丈夫在和她视频时告诉她,孩子成绩优异,考一中是攥在手心里的事,可没想到孩子实际是倒数第一的水平。还说到因为一次期末考试总分上了700分,爷俩在视频中给她看成绩单,所以寄钱回来买了电摩……种种事件,和孩子父亲及姑姑的描述都有了不同的版本,我心里为C悲哀起来,这样的生长环境,这个孩子还没有差的太离谱,也算不错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