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溺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是在把他自己作为孩子时没有得到的照顾,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百般呵护,万般呵护,以满足自己未得到的缺憾。
过度保护孩子,以保护自己惊吓不安的恐惧感。
父母对同性子女的投射最直接(爸爸对儿子,妈妈对女儿),如果爸爸是一个被责备长大的人,那么他很有可能对儿子有难以名状的距离感,对自己的孩子当然会很爱,但是又莫名地有一种不能彻底亲近的微妙情绪。这其实就是因为自己跟父亲的关系里的隔膜感,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如果严重点,这个爸爸小时候是被家暴的,(我用这个例子,仅仅是因为特别方便理解),那么有可能,要么他百般呵护儿子,绝不碰他一个手指头,因为他投射自己的苦,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受一点这样的苦。
也有可能,在他生气的时候,很“惯性”地就抬手打了儿子——儿子一旦流露出和当年的自己一样的被打的原因时——比如,哭鼻子,哭等于懦弱,打;
如果爸爸自己小时候哭闹着想要买玩具被打,他自己的儿子想要玩具时,要么他很心疼,什么都给(溺爱),要么,孩子的哭闹行为把爸爸的耐心逼到了投射线之上,打(看到了自己讨人打的一面)。
妈妈对女儿,同理。
为什么父母对同性子女更容易投射呢?
因为父母更容易从同性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投射就是看到自己的意思。
而我常说,孩子(尤其是跟自己同性别的孩子)是最直接最“完美”的观察自己投射的受体,因为第一,ta是你的下位者,你是高高在上的父母,特别容易看到自己的影子;二,又是至亲,没有任何危险(儿童还没有能力和胆量反击报复你),特别安全地什么都会投射(巨大情绪),而不会克制、合理化。
所以,人们会在无意识中把自己原生家庭的情绪原原本本地投射到下一代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