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耐心看完我的30天成长日记,也能找回初心
30天,于人生很短,于改变却不易。改变自己,一天很容易,一周有点难,一个月也许就是很多人的极限了。感恩遇见小冰老师,让我在这30天里憧憬过,扎心过,焦虑过,也坦然过。人到中年,最难过的关就是接纳眼前这个平凡的自己。而我,可能已经接纳80%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跟着小冰老师,在复训营里继续找到另外20%的自己。
10月10日
我相信不少学员和我一样,自己的经历和小冰老师相似。我是同济医学学士,毕业后因为兴趣问题转行英语培训。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考研两年读了华师大的教育学。毕业后的工作也是跨了专业进了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个人成长也很多。三年前因为家庭原因辞职成为了全职妈妈,并考出了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路的折腾,一路的上坡下坡。我也想像小冰老师一样,能找到适合生活现状的收入来源,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我想,我可能找到了再次阅读的动力。我相信自己可以成为全卡学员,也期待自己拿到稿酬和签约的那天!
10月12日
1.目前阅读速度是388字/分钟。
2.计划本周达到1000字/分钟,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手眼协作去掉声读结合Z型阅读,实现700字/分钟。阅读书籍《今年你七岁》
2)加上寻找关键词达到1000字/分钟
3)通过苹果阅读法达到一小时读完一本厚薄适中的书《安睡的力量》
3.当速度与内容不能兼顾时,可尝试关键词法和苹果阅读法结合,在书本上做标记。
听课笔记:
1. 读书变现,读书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2. 解决第一个问题——如何快速读完一本书
3. 关键概念——读书是一门技能,可以通过训练提速,我们的目标是900-1200字/分钟(比之前提高三倍)
4. 工具——快速阅读计时训练表
5. 方法——去掉声读(手眼协作法)、减少眼球聚焦频率(Z型S型阅读)、寻找关键词(名词+动词)
10月14日
好多书已经尘封在记忆中了,最近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有些值得分享。
1.书名:《婴儿与母亲》作者:温尼科特
推荐语:本书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父母、即将成为父母的人以及专业工作者阅读。作者温尼科特(D.W.Winncott,1896—1971)的职业生涯最早开始于儿科医生,后来成为一名蜚声国际的精神分析师,被誉为客体关系的创始人之一。《婴儿与母亲》一书汇集了温尼科特对母亲与婴儿以及发生于出生时和出生后很短时间里两者的心理过程的思考。毫不夸张地说,本书是每个母亲的必读书!
2. 书名:《安睡的力量——高质量睡眠的秘密》作者:克里斯·依兹克乌斯基
推荐语:毋庸置疑,睡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太重要了。然而在生活节奏飞速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无法一直拥有高质量的睡眠。本书作者是英国睡眠学会的主席。他基于多年临床经验和前沿知识,介绍了很多普通人意想不到的和睡眠有关的具体因素。同时,还对不同人群的睡眠障碍提出了对策。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有关于睡眠的困扰,这将是一次不容错过的阅读!
3. 书名:《今年你七岁》作者:刘健屏
推荐语:全国百所名校老师推荐必读书目,不可多得的优秀儿童文学。本书是一位从事出版业的小说家从父亲的视角,对于孩子七岁上学一整年的记录。真实的故事总能贴近每个孩子和家长的心灵,引起共鸣和思考。本书适合所有年龄和职业的人群阅读,谁家没有个孩子,谁又不是个孩子呢?
10月15日
2019年热销书预测——
书名:《中国文化课》作者:余秋雨出版时间:2019年8月
推荐语:
为什么中国是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几十年来专注于从空间、时间、人格、美学等维度梳理中国文化的余秋雨先生,首次以通俗的方式全面科普中国传统文化。
你将与50位文化巨匠相遇:孔子、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王阳明……你将真正读懂20部原典性著作:诗经、论语、道德经、史记、……你将真正领略30个光耀千年的美学奇迹:兰亭序、富春山居图、敦煌壁画、云冈石窟……你将掌握100个破解文化基因的关键词:文明门槛、轴心时代、魏晋风度……
如果说成为几代人传统文化启蒙读本的《文化苦旅》是开端,那么《中国文化课》就是总结,是先生穿越几个文化峡谷的见证。
复盘自己的经历如下:同济医学学士——转行英语培训——考研读了华师大的教育学硕士——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工作——全职妈妈——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
我小时候喜欢读武侠小说,尤其喜爱古龙先生的作品。高中时读了些国外名著和余秋雨先生等国内作家的书。后来不知为何就不喜欢阅读“无用之书”了。大学以后的阅读全部是和专业有关的。
所以我的知识范畴还是比较窄的,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医学、武侠的领域。看了小冰老师的课程和推荐,我已下单了不少更宽范畴的“无用之书”和“有用之书”。随着近年对博物馆和文化的探知欲望,我十分期待自己的蜕变!
10月16日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很欣喜地看到自己回归求知的状态。更重要的是,通过互相可见内容的每日打卡,我看到了不同风格的优秀的作业,也逐渐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文风格。同侪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互相鼓励、并肩前进是我们的主题。
今天是修整的一天,我打算回看一遍课程,并翻看一些同学的打卡。积蓄能量迎接新一轮的课程!
10月17日
温尼科特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者和学者。心理学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女性学者不多,温尼科特便是其中之一。她作为女性的独特视角和富有想象力的论述方式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我想以《婴儿与母亲》的开篇作为本次鉴赏之旅。
我将以“经典+思考”的形式,将精彩且较为通俗的片段节选并附上我的个人感受。
“难得的是,这怀孕的九个月是有意义的。这九个月为妇女们提供了一个渐变的时间,使她们能够从自私的状态变为无私的状态。同样的变化也可以在父亲身上观察到……如果直到此时,才发现自己并不确定是否真的想要一个婴儿,那真是令人失望,这太不幸了。”
——如果一个母亲或家庭在意识或潜意识中对婴儿的到来是排斥的话,便很难投入那种无私、专注地照料婴儿的状态,可能对婴儿早期的心理过程有负面影响。
“我认为,如果在这个时候,她得到了爱人恰当的照顾,或被国家的福利制度照顾,或者两者兼有,曾经的婴儿就可能为成为母亲的这种体验做好准备,也就是说她不需要焦虑于她自己有没有保障,而能放心地聚焦于了解婴儿的需求是什么。
你们清楚,我说的需求并不是单指婴儿饿了还是没饿,……就我而言,我愿意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勇敢(bold)……即在这一刻母亲是什么,她在做什么。
就在那一刻,母亲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甚至是儿科医生的指示,她就能体会到婴儿是需要被抱起还是放下,是需要单独待着还是需要翻个身,她会知道最必要的东西恰恰是所有体验中最简单的部分,这些体验基于无活动的接触。”
——所以,母亲们,请你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好母亲的角色!
——所以,父亲们,你们的爱人需要你们真心实意的照顾,请照顾好你们自己,疼爱你们的爱人!
“当一个母亲拥有恰好成为母亲的能力时,我们必须永远不去干涉。当我们不必要地去干涉某个如此简单以至于看上去似乎不怎么重要的东西时,母亲就不得不耗费她生命中一年又一年的时间来弥补这个实际上是由我们造成的伤害。”
——是的,请不要干涉这个拥有恰好成为母亲能力的女子,由干涉引发的焦虑并不能替代母亲最自然的爱!
温尼科特就是以这样细腻的方式,掷地有声地向人们展示了母亲的天赋。作为一个母亲,我在阅读时产生了很多共鸣和思考,也希望能学习她的这种用叙事手法讲理论的写作方式。
10月18日
主题书单:
人生迷失方向?来干了这碗“硬核”鸡汤!
不用华丽的词句,没有聒噪的叫嚣,今天就想做一枚安静的“沉思者”,想想人生这回事儿……
书名:《不得贪胜》作者:(韩) 李昌镐 豆瓣评分:8.1
推荐语:1975年出生的李昌镐素有“少年姜子牙”之称,在其37岁之际出版了《不得贪胜》。本书回顾了他成长、拼搏、腾飞、危机和不得贪胜的人生历程,让读者从一个个小故事悟出胜负哲学。仔细看这些故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跟着李昌镐从围棋看人生,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名:《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作者:(日)吉野源三郎豆瓣评分:9.0
推荐语:一本宫崎骏从10岁读到70岁的小说,同名电影正在制作中。一位被舅舅称为“小哥白尼”的14岁男生,开始了对生活中每一件事的不简单的思考。这本书让孩子得到富有启发性的思考,让自以为洞明世事的成年人意识到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事。在你遇到人生难题时,不妨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进入深刻的思考。
书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 海伦·凯勒 豆瓣评分:8.0
推荐语:你认为最迷失的境况是怎样的?海伦·凯勒用87年的无光、无声的世界来告诉你。从绝望到希望,从遇到莎莉文老师到自强不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直击心灵的呐喊,让你从眼泪中明白,只有了解了那些极端困境的处境,人生才能破釜沉舟!
书名:《自卑与超越》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豆瓣评分:8.3
推荐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和人格层面进行深刻剖析的经典著作。充满充满磨难的童年并未使他消沉,反而引起了阿德勒对性格心理特征的特殊兴趣和关注。找个安静的角落,和阿德勒一起了解自卑感和优越感之间的关系,沉思关于生活和人生的意义吧。
书名:《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作者:蔡康永豆瓣评分:7.0
推荐语:蔡康永是个能让人觉得舒服的明星,他说:“我希望你常常跟自己抬杠,常常跟世界抬杠,死命抬杠之后的明白,才是真的明白”。而情商的真正意义,在于愉快地做自己。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数幅插图围绕着自我的认知,陪伴着康永娓娓道来他洒脱的人生观。
10月19日
在听费曼阅读法的时候,我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幕。几个月前我先生入手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他告诉我,要是能把这把这块大砖头啃完,就能成为数学家了。我震惊之余也跃跃欲试。当然,我就属于读不过前几页的那类人。
费曼读书法看似是一条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我意识到,这将是突破读书困境的有效方法。而且,可能任何其他方法都绕不过这条路。
于是,我又重新拿起《几何原本》。我原本是卡在了第五页。在反复从头阅读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定的规律。欧几里得的命题是遵循条件套条件的,也就是说,一定要记住之前的条件,才能推算出下一个命题。而我们普通人对于复杂条件的记忆是有限的。费曼读书法就是利用重复和练习来达到深刻的记忆,那么后面的条件自然就能演绎出来。我尝试了半小时,终于往后面突破了一个命题!欣喜之余,我也确信,费曼读书法是攻破阅读屏障的有效方法。
10月21日
今天的课程中,小冰老师提到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我特别有共鸣。记得学生时代读这篇文章时,心中就“种下了草”,到底鲁迅先生小时候住的地方涨什么样子,“百草园”究竟有多少植物呢?
直到去年去绍兴游玩,心里一直有个想法,一定要去“百草园”一探究竟
我如愿来到了鲁迅先生的故居,并且直奔主题。当传说中的“百草园”映入眼帘时,我有点懵圈。原来这只是个小小的园子(相当于大户人家而言),种了些小植物罢了。那一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是现实和想象的落差带来的失望 ,而另一方面,我很想珍惜这难得的可以和鲁迅先生在同一空间对话的机会。我缓缓闭上眼睛,呼吸着植物的新鲜气息。慢慢地,时空仿佛静止了,我好像也变成了一个小孩,在这个小而有趣的园子里玩乐。
今天听到小冰老师的课程时,我再一次被拉回到当时的场景。我想,这就是从心下笔的魔力。我也更相信,回归初心的写作才是有灵魂的。我决定每天花一些时间观察自己和观察身边,在阅读经典美文的同时更为向内思考!
10月22日
读书卡片1 《我喜欢出发》汪国真
我见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
……
于是,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我还想从大海那里学习勇敢,我还想从大漠那里学习沉着,我还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我思
文章中用了重复、排比和逻辑上的递进描述了关于大山、大海、大漠和森林的思考。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其中蕴含的道理,都是值得背诵的经典。
读书卡片2 《心之力》毛泽东
我见
盖古今所有文明之真相,皆发于心性而成于物质。德政、文学、艺术、器物乃至个人所作所为均为愿、欲、情等驱使所生。故个人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生活,团体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事业,国家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文明,众生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业力果报。
我思
1.无论在现代还是从前,想要学习历史、文学、艺术、博物馆文物等,必然需要了解当时发生事情、人物所处时代背景和经历、人物内心的想法、所求和情感,才能真正深入地把握内旨。
2. 每个人的心性必然会体现在他的生活之中,每个团体的心性必然会体现在事业发展上。这让我想起来弗洛伊德的本我和自我。“本我”是完全潜意识的,代表欲望。“自我”大部分属于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个人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生活”,也就是说,无论“本我”再怎么无法意识到,都会由“自我”反映出来。
读书卡片3 《心之力》毛泽东
我见
故当世青年之责任,在承前启后继古圣百家之所长,开放胸怀融东西文明之精粹,研奇巧精技铸胜列强之产业,与时俱进应当世时局之变幻,解放思想创一代精神之伟烈。破教派之桎楛, 汇科学之精华,树强国之楷模,布真理与天下!
我思
《心之力》著于1917年,毛泽东主席24岁之时。即使以今天的国际和国内局势来看,《心之力》毫不过时,可见其中思想是如何的杰出与深远。这段文字中,提到了上承古圣所长、融合东西文明、钻研科学与技术,同时要了解时局并灵活应对。
虽然毛泽东主席当时是对战乱和民族复兴时期的青年人所倡导的思想,但仔细想想,这些对于现代社会的每个年龄层的人都是适用的。我且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谈。小朋友不是只读学校的知识就能真正成材成人。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慢慢了解国内外古代杰出的思想,接触当代前沿的科技和理论,在此过程中不断构建知识地图并形成联系,学会从简单的、身边的事物来应用所学所习。我所说的这些不是为了培养“牛蛙”,而是简简单单地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自我的“全人”。
10月23日
今天的创作回路课是我期待已久的,经常看到班班提到这个词,我也隐隐觉得这是整个课程的关键词之一。直到小冰老师提到创作回路是写作最最重要的事,我更是竖起耳朵赶快听课。
我理解的创作回路是,积累包含“我思”和“我见”的卡片,弄明白我是为什么要记下这张卡片,并且在之后的写作中不断组合利用卡片,做到对内容的牢记。其中,我认为“我思”部分是重点,而且是保持初心的创作内容。接下来,当卡片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是进步到来的时候。
我听课时,我想起自己写研究生论文的情形。选题时是预见不到后面的变化的。在根据主题进行泛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我在脑中形成了知识拼图。当遇见和我题目相关的有价值的理论时,我马上记录下来并且拟定了实现理论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最终完成的论文是根据我阅读中的“见”和“思”来组合的。也是这样,我的论文很幸运地评选为本专业本年度的全国优秀论文。
所以,当我听到小冰老师的创作回路时,我非常坚定地相信,读书卡片的积累是才是提高写作和实现变现的捷径。我也将在今后不断践行,让自己的写作达到质变。
短期计划如下:
1. 本周阅读完成阅读本内的美文,并做好相应的卡片
2.将卡片按照自己的情况和“智慧聪明”进行分类
3. 下周阅读上次列出的书单,并做好积累。
10月25日
说实话,我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仅限于上学为了应付考试而做的简单记忆,当然,现在也已不记得多少了。我记得工作上有一次听一位老教师爱平老师上语文课,正好是李白的《赠汪伦》。本以为爱平老师会着重于字词的解释。然而,爱平老师一开始就提了问题:“汪伦是谁”、“李白为什么要写诗赠予汪伦”。而后,老师围绕着这些问题将诗逐步展开讲解。我此刻才明白,我们看一首诗或者一个作品,首先要弄清楚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在写作时的际遇、情绪与意图,这些才是一个作品的灵魂。
惭愧的是,我对古诗词认识有限。此次作业我的想法是,按照作品的逻辑,引用搜索到的信息来完成。为什么我会选择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呢?原因很简单,我前几年特意坐船游了三峡,当时耳边回荡的正是这首诗。
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但是直到公元742年才得到机会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他的官途十分坎坷,并在其50多岁时因永王李璘案遭遇流放。直至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才遇赦。
《早发白帝城》正是李白在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李白当时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此段为引用)
我在三峡坐船游览时,并未觉得行进速度有多么飞快。可想而知李白当年的小舟怎会比现代的游船快呢。所以说,要真正读懂作品,一定要深入写作背景,否则只能停留在简单的文字层面,容易误读作者的意图,更别提品味优秀诗词的意境了。
10月26日
学习了今天的课程,我觉得自己的经历还蛮符合mini版英雄之旅的。一年多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谈了自己的一些经历,稍作修改,作为本次作业与大家分享。
《当三门学科在我脑海里“过招”时》
我最近在追新版《射雕》,十分羡慕郭靖这个“傻小子”能如此幸运,先后得到江南七侠、全真派、洪七公、九阴真经的真传,还喝了毒蟒血百毒不侵,得到武穆遗书做了一代大侠。作为一个资深武侠迷(独家爆料:我小时候心心念念能练轻功,做梦都在练九阴白骨爪(Orz),我突然蹦出一个疑问:“不对呀!那么多门派的武功口诀在脑中,难道不会互相冲突吗?郭靖不会走火入魔吗?”
好吧,言归正题,金庸先生貌似并没有对此做人物心理刻画,而我在现实生活中倒是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医学、教育学、心理学三门学科对自己的冲击。
而这也和很多家长经常接收到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流派、不同专家的不同育儿理念、教养方法的感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此声明,以下观点仅为个人感受和思考,如有不恰当之处,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正和包涵!
先从最早学的医学说起。医学生每学期都有近十本砖头厚的课本要“啃”,其中对思维方式有着重要影响的就是诊断学了。整个思维过程是线性的、可以有分支和回路、但几乎没有发散性。同时,为了高效、理性地做出判断和治疗,医生在面对患者时,很多时候是显得高冷、无情的。其实医生也是人,也是有丰富情感的,只是因为职业需要无法对服务人群表达内心感受。当医生做手术看到扩散的肿瘤时,他也会为病人惋惜、难过,但那只能是一瞬的,医生不得不把这种情感压抑下去,把理性的思维释放出来。是的,理性、线性这两个词也许就是我对医学思维的概括了。
我也终于在行文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放弃做医生的深层原因了——我并不想让自己的思维受限、情感被压抑。这种动力不断驱使着我追随内心的感受、寻找自己想要发展的领域。
于是,我决定跨专业考研,并如愿考取了华师大的教育学部。在考研和读研的过程中,我对学习是如此的饥渴,常常连续学习六七个小时而不知疲倦,这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我深深地觉得,对于个体而言,学习动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没有之一。
与此同时,教育学的包罗万象、与多门学科交叉互生打开了我的眼界和思维,也让我注意到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神秘而有趣的学科。也许能用发散、交叉、包容来概括教育学的思维方式。
特教指导中心教师的经历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Ta让我看到了各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这时候,我体验到了一种冲突——面对孩子和家长时,“医学思维”让我变得冷静、理性、隔离了情感,而“教育学思维”则时刻提醒着我面对的是“人”,不能抛弃自己的感受。两者的出发点都是助人,但是到底该如何像郭靖那样将其融会贯通呢?
我当时的做法是“一分为二”,在判断孩子发展水平和学习目标时用线性的“医学思维”,在和孩子、家长交流时用发散、包容的“教育学思维”。这种做法看起来一切顺利,但我的心中隐隐不安。因为我知道自己只是机械地把自己的理性和情感分隔开来,其实并没有找到真正能理解孩子的行为、理解家长需求的途径。
我想知道——
孩子的情绪去哪儿了?
家长的感受是什么?
所有诉求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当我发现心理学这扇窗的时候,便一股脑儿钻了进去。最开始学习到的是行为主义流派的技术,我曾用过奖励、塑造来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也曾用过惩罚和代币来消退“坏习惯”。
然而,我竟然体验到了自己童年的感受——那个无助的小孩、那个被管束的、愤怒的小孩就站在旁边!
我是为人父母者,也是为人子女者。
自由和规则之间到底该如何把握呢?
“培养”孩子到底是孩子的需求还是家长的需求呢?
随着对心理咨询的深入学习,我了解了各大理论流派之间的渊源、传承和冲突;随着各种咨询练习、实操的积累,我体验到了情感的由来、诉求的表现。
一开始,医学、教育学、心理学会在我脑海里争夺疆土,而现在,心理学正在用其对人的理解来调和。
就像郭靖看到天罡北斗阵那样,我正在学习着跳出表象,倾听内心的不同声音,理解情绪的不同表达。
在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那一刻,我学会了释然;
在厘清某个行为背后的心理脉络之后,我学会了接受;
在努力追寻内心所向往的同时,我学会了改变……
文章开篇提到,很多父母也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在告诉自己怎么育儿,有时甚感困惑。我的建议是,请尝试着平静下来,放慢焦虑的节奏,与内心的那个ta对话,理解ta的诉求,再做决定也未尝不可。
10月28日
复盘今日课程,书评的写作重点内容有两大块:
(一)写作轮盘
1.写作轮盘包括6个环节;
2.目标环节,可以写推荐的书,也可以写批评某本书;
3.读者环节,推荐一本书,要提供有趣、有用、有价值的内容;批评一本书,态度要勇敢,并写明讨厌的理由;
4.头脑风暴环节,运用苹果阅读法和卡片阅读法找到关键内容;
5.组织环节,形成自己的思维地图;
6.写初稿环节,把想表达的内容一股脑儿全写出,“快写慢改”;
7.修改环节,将初稿隔两天再修改。
(二)书评写作tips
1.书评对原创性要求高,不能只写书里的内容,一定要多写自己的理解;
2.写作轮盘的6个环节,可以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开始写作,每个环节占用差不多的时间;
3.标题不要直接出现书名。
10月29日
《影响力》这本书我之前看过,听小冰老师的课,收获了不少实战的技巧。以下是我打算践行的一些事项:
1. 起步时先只推荐一位作家或者一个主题的书
2. 行文中写清楚有多少人喜欢这本书、有多少人看过、有多少名人推荐过
3. 有些书可以用我讨厌的书做比较,吸引读者购买
4. 尽量找冷门好书
5. 注册“有赞微小店”,熟悉条款和操作,开个自己的小店
在注册微小店过程中,我有几点困惑:
1.怎么能让读过我的推荐的人在我的小店里购买,而不是当当等更为官方的途径
2. 商品的价格设定为怎样的是合适的,利润多少比较好
3. 如何在店铺中加入自己的书评
10月30日
今日复盘:如何深耕精读文章
(一)如何定位
1. 精读文章基本流程:选题——查阅资料——组合素材。其中,选题是关键!所谓“先胜,后战”,一定要先做好规划。
2. 按照某种特定的文化需求来定位,如大爆款《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从传统文化——顶尖形象苏东坡——击中大部分读者心智。实现路径:各种阅读法+创作回路+卡片法。
3.按照某个主题,持续地写,如“一个语文老师的单打独斗”。实现路径:各种阅读法+卡片法+心力。
4. 按照某个读书产品类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持续地写,如“书单狗”。实现路径:大批量阅读+鉴赏能力+选书+叠加各种所学技能。
(二)写精读文章的内容关键
1. 去清单:拒绝排比、清单、智趣美,拒绝平庸
2. 重密度:多使用卡片法。
(三)]精读文章市场延展——mini版
把自己的一张卡片放到微博或者朋友圈。注意要将一篇文章浓缩进卡片,而不是用一张卡片扩展为一篇文章。
11月1日
今日听了课程以后,我又回听了预习课里的内容。复盘内容请见上传的笔记照片。
在踌躇满志的同时,还有一个疑问。
在预习课中,老师提到书籍类撰稿人——职业读书人——知识产品经理的成长路径。那么问题来了。在实际操作中,是严格遵循上述路径慢慢积累成长,还是三个身份同时进行比较好呢?
我自己拟定的个人成长计划是:
重新梳理自己的经历,分析自身优势——了解感兴趣的知识付费平台——使用卡片法做好泛读的积累——围绕自身优势领域做足精读,打通创作回路——在以上过程中成为书籍类撰稿人甚至职业读书人——同时开发有意思的知识产品
11月3日
我感觉拆书稿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产品种类。它能涵盖虚构类和非虚构类的书籍,是一门利器。听课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1)了解了哪些平台可以投稿;(2)如何撰写拆书稿。
突然发现,拆书稿和听书稿的格式很像学生时代写的议论文,但是听书稿对作者自身的文学素养、知识积累的要求比议论文高很多,而拆书稿的难度更大。重要的是,议论文的考核重点是说清楚一个总论点,拆书稿听书稿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读者的思维。
11月4日
书单课=听书稿+主题书单
主要步骤如下:
1. 调研需求,确定书单
2. 用各种阅读法阅读书单里的每本书
3. 把每一本书变成听书稿
4. 录音,剪辑成完整听书音频
5. 上架,通过分销文案售卖书单课。
以上每个环节都包含了很多细节,一定要做足功课!
第一使命是服务用户,给用户最好的商品,最简洁的操作。
看了老师提供的案例,我的感触是:
1. 书单课成功的前提是精准定位需求、成熟的听书稿和音频、能使人消费的文案,以及一系列操作步骤的无缝链接。对于我这样的新手而言,暂时只能先达成其中的一个环节,然后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的能力。我个人而言,目前计划的发展重点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听书稿撰写者。
2. 老师的“读写说”主题书单课一共有18位优秀的师兄师姐参与,群策群力,我看了觉得很燃,也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团队的一份子,实现自己的技术爆炸。
3. “柔与韧”书单课我一直在听。一开始是对一些书的内容感兴趣,比如《老后破产》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在中年迷茫期不再懈怠。随着学习老师的课程,我越来越关注听书稿的结构、用词和技巧。我打算这周尝试自己写一本听书稿。
11月5日
这几天学习状态一般,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上海进博会调休导致的日程乱了。在听核聚老师《低谷》课程时幡然醒悟,其实是我忘了初心,忘了当时是怎样保持学习势头的。
回顾最初,我参加小冰老师的《读书变现课》是出于简单的两点:多读书更新自己;通过读书达到变现。不知何时起,我只惦记着如何变现,下载不同的平台,查找各种变现方式。这使得我越来越浮躁,同时也变得混乱。
我现在终于明白小冰老师选择在第二阶段为全卡学员赠送《低谷》课程的用心了。正如小冰老师的学习回路所提示大家的,学会一样东西以后,一定要搞清楚是怎样做到的,并且牢记和实践下去。的确,回想我自己曾经做成功一些事情,比如转行、考研、优秀论文、优秀工作者等,无一不是积跬步的结果。
至此,我决定回归初心,重新从阅读和收集卡片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积微者速成”!同时,我昨天还报名了复训,和同侪们同舟共济!
11月6日
客套和谦虚我就不啰嗦了,直奔主题,以下是我对十位师兄师姐课程的粗浅想法:
1. Grace《透过小说看英国》
看课程名字的时候会害怕这门课程有点偏知识,文学素养比较弱的我稍稍怂了一下。但是听到Grace师姐说到不用记年代只需要听故事以后,顿时感觉这门课很轻松的亚子,我想我会愿意购买的。更令人惊喜的一点是,师姐对小说这类书籍的拆解方式很独到,也给我一些启示,在以后阅读虚构类书籍的时候可以找一个共同的主线。总之这门课程赞赞赞!
2. 洪波波和苏小爪《0基础,简画故事课》
简笔画绝对是当前吸金的好方法,洪师姐真有本事!我提个小建议。我觉得课程的名字起得有点普通了,如果换成《从0到优秀的简画十讲》之类的名字可能会更有趣。课程大纲看到满眼“如何”,有点像操作手册、议论文,没办法充分体现如此吸引人的课程内容。如果能在里面加入师兄师姐的简笔画可能更符合这门课的调性。
3. 大米哥《分销手册,靠分销也能月入8000》
专注分销这个小门类,感觉很靠谱,我也想学习一下,哈哈!
4. 西沐和兔子《从中学开始,为改变人生而阅读》
现在的中学生真的很辛苦,我家附近的中学基本都是六点左右放学的,有的学校甚至只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吃午饭。可想而知,学生每天可以用于阅读和写作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两位师姐的这门课程很有意义呢!
我对问卷提个小意见:问题选项需要有排他性,比如第3题家庭月收入可以改为<1万元,1万元--5万元,>5万元;第4题可以分两题,是否有孩子为一题,上几年级为一题,答题者可能会觉得逻辑更为清晰。
另外,整个问卷的感觉是集中在方法层面上,如果加入一些针对中学生需要的阅读写作相关元素可能更具有吸引力。
5. 李苗苗《小白理财入门课》
课程的每个小标题都蛮吸引像我这样的普通人的,我会愿意听这门课。正如小冰老师说的,互联网时代,好的标题就是成功了一半。这门课程名字是否可以优化一下。比如突出苗苗师姐的身份《理财平台作者带小白入门》,或者突出目标对象《普通人学会生活理财》等。
6. 口天吴和落英,儿童教育主题的系列听书产品
我自己也是宝妈一枚,怀孕时特意旁听了华师大学前教育系主任的一门游戏课,后来工作也是特意跨界从事与孩子相关的学校。我身边也有不少为了孩子转行做幼儿园或者小学老师的朋友。可见母亲的力量之强大。
这门课程选书汇集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孙瑞雪、正面管教、PET等,几乎都是热门书。唯一有点担心的是每个作者的观点之间可能会有些冲突的地方,建议师姐加一节如何融合借鉴这些书中观点的课程。同时我非常期待后续会出更为细分的系列课程。
7. 白白《手把手教你DIY日本留学,省下上万元中介费》
从自身经验出发,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尤其是那些只能花钱还要担心被坑的问题,为白白师姐点赞!不知道课程里有没有关于访学的内容,很有兴趣呢!
8.芷水蓝《文学素养课》
很羡慕像师姐这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生。主题很吸引人,就是如果能多一些女性文学、女性作家的收录就更棒了。
9. 胡朵朵《代谢健康课》
同为医学背景的我,看了这门课程介绍也很动心呢。医学的分支学科庞大错综,能专注一个门类,用专业知识帮助大众,必须手工点赞!期待后续其他系列课程!
看了小冰老师精选的课程,我也获得了许多启发,多谢各位师兄师姐的分享!最后想问个小白的问题,请问大家都是在哪些平台上销售课程的呢?朵朵学姐提到的注册公司是为了财务收入渠道吗?
11月7日
关于线下读书会,我在读研时有个同学帮老师在操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时间长了就不再继续了。所以我一开始对于读书会的形式是抱消极态度的。
听了小冰老师的讲解和师姐的案例以后,我有了一些启发。
其一:读书会如果只是单纯的读书谈感想,是很难持久的。可以通过(1)加入阅读方法;(2)每次针对某一主题开展;(3)邀请相关资深老师来主持等方式来增加用户粘性。
其二:读书会的运作需要多人分工合作,尽量不要单打独斗,要找寻靠谱的伙伴一起盘事攒局。
其三:根据我自己现有资源,可以找到我的老同学做保险行业线下读书会,因为老同学是保险公司领导者,素来重视下属成长,有现成的场地,有员工作为现成的参与者,老同学本人也是行业精英。我的思路如下:
(1)找老同学讨论办员工读书会的想法,获得支持;
(2)老同学引荐可以参与一起的合作伙伴;
(3)明确分工:我主要负责阅读方法的带领、前后期问卷设计以及整个读书会的策略运作,需要一个伙伴主要负责调研员工需求并确定书单,一个伙伴主要负责场地、时间、人员的安排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的联系工作,后期我们共同收集反馈意见并优化读书会。
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是个很好的实践和推广小冰老师所教的阅读方法的好机会,并且能积累人脉、信任以及口碑,值得一做!
11月8日
关于线上读书会,我目前还没有机会操盘。一是没有了解可以销售的平台,更关键的是第二点,我还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有时会冒出几个想法,尚需做更深入的设计和准备。
今天课上提到的三种读书会形式,个人IP和提炼某种精神对于我来说有点遥不可及,所以我决定专注做服务某个群体的读书会产品。
结合今天我所学习到的知识,接下来我打算在以下方面进行加强和深耕,同时也是今后发展线上读书会的思路:
(1)深度分析自身优势,设定若干线上读书会的主题;
(2)针对一至两个主题,调研平台已有情况和用户需求,确定书单;
(3)结合各种阅读方法对书单内的书籍进行内容拆解和思路整合,同时积累卡片;
(4)每本书写成听书稿,若有可以写成三篇左右拆书稿的则重点精读;
(5)单写一篇总结的书稿;
(6)推广文案的撰写,这方面是我不擅长的,还需多学习;
(7)找到合适的平台推广读书会。这方面我是小白一枚,期待能多多链接小冰老师和同侪。
362-Shelley刘-上海,11月9日,生命不停,进步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