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第三节

v-for

这是一个指令,只要有v-的就是指令(directive 操作dom )

在vue中可以通过v-for来循环数据的通知循环dom,语法是item in/of items,接收第二个参数是索引 (item,index) of items,还可以循环键值对,第一个参数是value,第二个是key,第三个依然是索引

v-on

在vue中还有v-on来为dom绑定事件,在v-on:后面加上要绑定的事件类型,值里可以执行一些简单javascript表达式:++ -- = ...

可以将一些方法设置在methods里,这样就可以在v-on:click的值里直接写方法名字可以,默认会在方法中传入事件对象,当写方法的时候加了()就可以传参,这个时候如果需要事件对象,那就主动传入$event

v-on绑定的事件可以是任意事件,v-on:可以缩写为@

为什么在 HTML 中监听事件?

你可能注意到这种事件监听的方式违背了关注点分离 (separation of concern) 这个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但不必担心,因为所有的 Vue.js 事件处理方法和表达式都严格绑定在当前视图的 ViewModel 上,它不会导致任何维护上的困难。实际上,使用 v-on 有几个好处:

  1. 扫一眼 HTML 模板便能轻松定位在 JavaScript 代码里对应的方法。
  2. 因为你无须在 JavaScript 里手动绑定事件,你的 ViewModel 代码可以是非常纯粹的逻辑,和 DOM 完全解耦,更易于测试。
  3. 当一个 ViewModel 被销毁时,所有的事件处理器都会自动被删除。你无须担心如何自己清理它们。

计算属性、监听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在模板中使用数据a,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表达式,但是有的地方我们需要对a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后才能使用,那么我们就会在表达式中写一些js逻辑运算

  <div id="example">
  {{ 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div>

这样我们的维护就会非常困难,也不便于阅读

我们就可以在methods里设置一个方法,在模板的表达式中使用这个方法

   <p>Reversed message: "{{ reversedMessage() }}"</p>
   // 在组件中
   methods: {
       reversedMessage: function () {
           return this.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

但是这个时候,只要vm中有数据变化,这个变化的数据可能和我们关注的数据无关,但是vm都会重新渲染模板,这个时候表达式中的方法就会重新执行,大大的影响性能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可以使用监听器里完成:

在vm实例中设置watch属性,在里面通过键值对来设置一些监听,键名为数据名,值可以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在数据改变之后才会执行,两个参数分别是更改前的值和更改后的值

        watch:{
            a: function (val, oldVal) {
                console.log('new: %s, old: %s', val, oldVal)
            }
        }

值还可以是一个方法名字,当数据改变的时候这个方法会执行

当数据为object的时候,object的键值对改变不会被监听到(数组的push等方法可以),这个时候需要设置深度监听:

        c: {
            deep:true,
            handler:function (val, oldVal) {
                console.log('new: %s, old: %s', val, oldVal)
            }
        },

监听的handler函数前面的这几种写法都是在数据变化的时候才会执行,初始化的时候不会执行,但是如果设置immediate为true就可以了

        num:{
            immediate:true,
            handler:function(val){
                this.nums = val*2
            }
        }

我们在回到上面的问题,用监听器加上immediate属性就可以做到该效果,但是大家可以看到的是逻辑稍稍有点复杂

我们一般都会用到一个叫计算属性的东西来解决:

计算属性就是在实例配置项中通过computed来为vm设置一个新的数据,而这个新数据会拥有一个依赖(一条已经存在的数据),当依赖发生变化的时候,新数据也会发生变化

与方法的方式相比,它性能更高,计算属性是基于它们的依赖进行缓存的。计算属性只有在它的相关依赖发生改变时才会重新求值。相比之下,每当触发重新渲染时,调用方法将总会再次执行函数。

与watch相比,写起来简单,逻辑性更清晰,watch一般多用于,根据数据的变化而执行某些动作,而至于这些动作是在干什么其实无所谓,而计算属性更有针对性,根据数据变化而更改另一个数据

计算属性也拥有getter和setter,默认写的是getter,设置setter可以当此计算属性数据更改的时候去做其他的一些事情,相当于watch这个计算属性

        xm:{
            get:function(){//getter 当依赖改变后设置值的时候
                return this.xing+'丶'+this.ming
            },
            set:function(val){//setter 当自身改变后执行
                this.xing = val.split('丶')[0]
                this.ming = val.split('丶')[1]
            }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