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日安!
80后在成为“父母”这个角色后,很拼,拼的表现在哪里呢?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已经抢在了起跑线上,也越来越愿意花费重金让孩子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而更多的父母还会主动学习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
今天,熙妈介绍这本书,就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教育理念——《正面管教》,说教育方法可能更加贴切。除了“正面管教”,比较流行的教育方法还包括“非暴力沟通”和“PET父母效能”,与其说他们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倒不如说是与人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现在,在网络上,也会有人拿“正面管教”和“PET”来做比较,因为二者都开有培训课程,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成为“**讲师”,我曾经也想去报个班,拿个讲师证。再后来,读了一些家教类的书籍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三点问题:
首先,参加个课程,获得某个课程的讲师资格,是很多人都可以实现的梦想。关键问题是,你到底为了什么去考这个东西。如果为了教育好孩子,那么精读一本经典家教类书籍就足够了。
其次,其实无论是“正面管教”还是“PET”或是“NVC”或是其他“*&@%”,在我们不能完全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或者当我们还不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的时候,无论哪种理念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是别人的“术”,只有当我们有觉悟地去学习,去观察,去思考的时候,才会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且,看过一些家教类书籍以后,我发现,这些书背后的“道”是相通的,没有好坏之分。
最后,育儿即是育己。举个例子,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和孩子发生冲突或是矛盾呢?
你叫孩子吃饭,孩子还在玩……
你叫孩子睡觉,孩子还在玩……
你叫孩子做作业,孩子孩子还在玩……
这里面的“玩”只是一个代名词,我们会发现,往往是在转换环节,孩子的情绪最容易爆出来,其实不只是在家里,在幼儿园里也一样,很多幼儿园老师会反馈说,孩子们的转换环节很难带啊。
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呢?其实也是一样的,你正在刷着剧的时候,别人叫你吃饭,你咋办?一边吃一边刷;你正在逛街的时候,接到上司一个电话,布置给你任务,是不是要一边故作服从的姿态,一边想掐死电话那边的领导同志?
我们成人在转换环节尚且如此,何必为难孩子呢?所以,我从来不敢谈教育孩子,而是反复查看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
好的,下面步入正题,给大家介绍这本《正面管教》,大家可以去网上搜,关于“正面管教”的相关书籍有很多,有一个版本是六本相关书的合集,我只有其中两本:《正面管教》和《正面管教A-Z》,置办到手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最近才开始翻看。接下来的几天,我都会把书里面一些比较触动我的概念分享给大家,如果真心想了解,自己从网上买一本仔细研读是最好的选择,毕竟,看书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什么是正面管教?
但看这四个字,似乎有些神秘,到底什么是正面管教呢?
给大家设置这样一个场景:
你家三岁的娃娃,在吃早餐。看着餐桌上妈妈精心准备的美食,你娃公然对你说:我不吃!我们假设我们都不是暴虐的父母哈,通常来说,家长会怎样面对这种情况呢?
A妈妈:
第一步:说服孩子为什么今天要吃这些东西,“吃掉食物,肚子才会饱饱的”,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他根本对你说的是啥不 care,死活不吃。
第二步:妈妈把食物做得可口些,配上番茄酱、蜂蜜、奶酪。孩子尝了一口,还是不吃。
第三步:妈妈试图给孩子上一课:宝贝,那些非洲的小孩儿可吃不上这些东西。娃说:好,妈妈,那你送给他们吃好啦!
第四步:妈妈这时已经被激怒了,觉得应该教育他一顿了,一手打过去,或者冲着孩子乱喊一顿。
这个时候,你的孩子可能跑出去玩了,玩够了推门进来:妈妈,我饿了。而在这之前,你可能正忏悔自己不是个好妈妈,孩子没吃早饭饿坏了怎么办。一见孩子回来,你开始了最可笑的说教:我早就说过……然后,给他一些小零食,打发他再出去玩,在他玩的空档,你精心地准备午餐。猜猜午餐会怎么样?
我曾经就是一个典型的A妈妈,我们全家人都是。
在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把A妈妈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定义为严厉型,所谓严厉就是过度控制。有规矩但没自由,没有选择,“我要你怎么做,就得怎么做。”我加上自己的理解就是太教条,不懂得变通,在做妈妈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享受做妈妈的乐趣,自己紧张,家人、孩子也紧张。
B妈妈:
早餐时间,她并不会直接把自己想做的食物顿上餐桌,而是每天都跟孩子沟通,“宝贝,今天的早饭,你想吃点什么?”这位妈妈显然正在培养着未来的“无政府主义者”。
孩子已经被妈妈的这种方式训练三年了,他已经是一个货真价值的“宝贝”了,已经懂得从训练中得来的套路操纵妈妈。他先是要求鸡蛋就着番茄酱吃,再是要求吃炸薯条,如果正巧这时电视里播放着诱人的早餐广告,那他可能会毫不犹豫地点那一餐。
很多妈妈会抱怨,家里的饭孩子都不爱吃,就爱吃外面那些垃圾食品。可问题是,谁给孩子买的垃圾食品呢?
简·尼尔森把B家庭中妈妈与孩子的互动方式称为骄纵,所谓骄纵就是没有限制。有自由但没有规矩,无限制的选择,“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很惭愧,我曾经也是个B妈妈。
C妈妈:
和其他两位妈妈不同的是,C妈妈并不纠结给他的孩子做什么,也不纠结孩子不吃会不会饿坏。每天早餐之前的时光,她的孩子可以自己穿好衣服,收拾好床,还会帮着妈妈把碗筷准备好。
C妈妈会给孩子一个有限制的选择:你要玉米片?还是五谷糊糊?(我家通常都吃五谷糊糊)孩子选择吃五谷糊糊,吃了一会儿,孩子觉得需要加点糖才会更好吃。
C妈妈的反应是:好吧,我没有办法让五谷糊糊更好吃。你可以出去玩了,吃午饭的时候再见。这位妈妈省去了“控制型妈妈”的所有步骤,她既没有试图说服孩子,或者给孩子讲非洲挨饿的孩子,也没有想把早餐做的更好吃,更没有打孩子。她只是让孩子体验他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如果C妈妈刚刚开始用这种方式与孩子相处,那么孩子会用各种办法让妈妈感到内疚,甚至会用更为糟糕的行为来试图得到他们想要的回应,他们的不良行为可能比其他两个家庭的妈妈遇到的情况更糟糕。但是几次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在再次出现不良行为之前,会有一段平缓期。当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操纵策略不起作用后,他可能会再次试探——只是为了确认一下是否真的不管用了。
简·尼尔森认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那么孩子不良行为的强度将会逐渐减弱,不良行为再次出现之前的平缓期也将会越来越长。
而C妈妈的做法,就是《正面管教》这本书想要分享给我们的与孩子互动最好的方式——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有权威的,和善而坚定并行的。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
正面管教期望的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对双方有利的规则。孩子和家长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是对大家都有益的。当家长必须独自作出决断时,她会坚定而和善,维护孩子的尊严,给予孩子尊重。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可能会说,这些方式我都不会使用,简直太麻烦,我有一个一招制敌的方法,当孩子有不良的行为出现了,我就会惩罚他,让他尝到苦头。
没错,严厉和惩罚对于孩子来说,的确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不是还有句老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么?可是作者简·尼尔森认为,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采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回敬”我们:
Resnetment(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Revenge(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Rebellion(反叛)——我偏要对着干,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Retreat(退缩)——a偷偷摸摸——下次,我绝不让他们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看到这儿,如果你已经决定尝试用正面管教的方式与孩子互动了,欢迎关注我的下一篇文章——正面管教,咋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