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典/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1、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生平:1856-1939,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流派创始人

生于犹太家庭,其两哥哥比其大20多岁,是其父前妻所生,在同母中排老大,下有两弟、五妹。

与妻子有六个孩子,三儿三女,最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

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发现无意识,提出防御机制相关概念:压抑、浓缩、文饰等,认为无意识内容起源于幼儿期。

二战,生活、研究工作受巨大冲击。

人类三大打击:哥白尼日星说、达尔文进化论、弗的无意识。

2、弗的理论:

1)精神(/意识)层次理论(冰山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前意识: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

无意识或潜意识: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ID:即原我,指原始的自已,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事。相当于发动机。

自我Ego:是自已可以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到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而形成的,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已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遵循“道德原则”。

关系:

弗:“自我服侍三主: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难怪常不能完成任务。”保证自我的相对强大,有利于三者协调、平衡。失调,就会产生神经症或犯罪冲动,危及人格的健康发展。

3)性本能理论:生本能:力必多,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

性欲发展五阶段:

口腔期0-1,口腔活动,自我的形成;

肛门期1-3,肛门排泄,排泄习惯上的冲突;

性器期3-5,显露性器,好奇性器,恋母或父情绪;

潜伏期6-12:暂时潜伏,自我超我大发展;

生殖期13-:性成熟,恋爱结婚。

前三个时期又称为自恋期。

3、弗的研究方法:

1)自由联想:从催眠中演化而来。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收集资源的研究方法。关键是把所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而不管这些想法是无关紧要的胡思乱想,还是可笑的使人不好意思的念头。目的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变态行为的东西揭示出来。

2)释梦:通往无意识状态的成功之路;梦的来源有三:感觉刺激;所思所想;本我冲动。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六类错误

口误;笔误;遗忘;遗失、误置与误取;误读与误听;多种错误的混合。

4)幽默:

两类:有攻击性的和有关性的。可以让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得以宣泄。

每一个广为人知的悲剧后似乎都跟着一连串的笑话。

4)如何评价:

弗的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方法、童年早期影响、防御机制

泛性论、童年决定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