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固本促振兴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面对困扰乡村发展的长期、共性问题,唯有改革探索,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才能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提出的工作重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让我们看到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以稳促改,推动农业增收益。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稳”拖的是“三农”基本盘,让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更加牢固是一直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要立足国情农情,统筹发挥耕地、草地、林地、江河湖海等多种农业资源的支撑作用,通过加长、加宽农业产业链来增加农业附加值。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在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在着力推进乡村建设上求实效,着力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切实写好农业增收益这篇大文章。

以提促改,推进农村增活力。农村地区繁不繁荣,农村有没有活力,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幸福,直接影响农业强国的目标实现。因此,推进乡村全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农业领域内各产业之间相互依存,其融合水平和协调程度与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要坚持因地制宜,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资源,通过改造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挖掘多功能、多元化价值效益。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农林牧渔并举,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靠资金、技术、管理、企业等多要素协同发力,通过多种类型共同推进,探索融合发展模式。作为基层一线的干部更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村活力,推动村民自治,护航乡村全面振兴。

以需促改,推动农民增收入。让农民增收入、展笑颜,是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所向。聚焦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抓手,面对农业强国建设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振兴道路,努力于变局中开新局,危机中育新机,促进改革创新,集成改革举措,广辟增收门路,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同时密切关注农民急难愁盼,从实际需求出发,从老百姓身边找方案、定策略、设百计致力于农民增收致富。

新征程上,坚定信心、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必能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务实的行动强农固本,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集安市头道镇人民政府田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