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有个竹竿巷

济宁竹竿巷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老运河南岸。总长约2华里,沿街西侧的店铺,大都是2层-3层5开间抬梁硬山式楼房,前出抱厦,明柱承托。包括竹竿巷、纸坊街、汉石桥街、纸店街以及清平巷、打绳巷、永丰巷和大闸口河南街这一大片临河街区。实际上他是由首尾相连的五条街巷构成。从东大寺向西依次是纸坊街、南汉石桥街、纸店街。从东大寺向南,依次是竹竿巷、小闸翁城。

竹竿巷的出现,是伴随着元代开凿运河应运而生的,自元代京杭大运河改道济宁后逐渐发展起来,以经营竹编、土产、杂货等为主的济宁著名手工业作坊区。前店后厂,下店上居的建筑格局,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是目前反映明清时期济宁商业概貌的典型街区,直接反映了济宁运河文化的特色,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韵味。1985年,被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竹竿巷北端的东大寺,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竹竿巷的五条街,西起吉市口(今任城路),东至顺河清真寺,转折向南,止于小闸口桥,恰似“曲尺”型。从布局上看这些房屋是顺河而建,街道也是顺河弯曲。河与街巷之间,有诸多与之垂直的小巷,如清宁巷、永丰巷、打绳巷、清平巷等等,全部通到运河岸边的码头。当地老百姓叫老龙戏水,东大寺为龙头,龙头扎进大运河,形成青龙戏水,弯曲悠长的竹竿巷为龙身,左右各小巷清宁巷、永丰巷、打绳巷等位龙爪,据说巷深处原有水井,不为取水,而是为“水钉”钉牢这条巨龙。如果把东大寺看作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东大寺向西、向南两条蜿蜒街道就像两条龙体,与东大寺形成二龙戏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有北方四合院的工整和严肃也没有江南园林的优美和灵动,却又摘取了北方的几分矜持,和江南的几分灵巧。不是苏州又酷似苏州,济宁竹竿巷已斐声九州600年,默默凝视与陪伴着大运河走过每一个四季。



齐鲁大地济宁府,辉煌的历史沉淀。今日更厚重。大变韵致更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作者: 见林 古运河,晴不如雨,雨不如雪。下雪的时候,到古运河兜兜转转,最能勾...
    鹿见林阅读 5,081评论 17 21
  • 《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李笑来。 本书不是时间管理书籍,是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积累的书。更进一步地说,本书主张...
    panxiubin阅读 458评论 0 0
  • 我们说财富累积的关键在于分配,大到国家、小到个人莫不如是,随着发展,浪潮起伏会把一部分捧上巅峰,也会把一部分打入谷...
    尘世知行者阅读 573评论 1 1
  • 昨天,带着智能手环睡觉 今早,看了下,睡眠时长不到两个小时, 然而,并未有任何不适 最近,失眠了! 现在,我坐在窗...
    逗娃阅读 10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