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吗?想要过上精致的好生活吗?如果想来读一本好书吧,让大咖带你走进新生活成了很多人走进新生活的目标。这样的选择或许能让我们走进新生活,但依然充满了营销的味道,至于能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还得看自己是否努力实践书中的价值。
读书改变命运已经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理念。我一点也不怀疑这样的理念,就身边的人来看文化层次高的人还是有优先权,拿公务员考试为例,招收的门槛越来越高,其中一条就是学历要求,提供给专科生的岗位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
一本书可以是一个人的故事,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可以是破解一个问题的方法,更可以是一个事件的记录。也正是有了文字的记载我们才可以举一反三,一日三省,正如成功必然有成功的方法。
比如我在看《曾国藩》的时候,对他“结硬寨打呆仗”的军事理论记忆深刻,这样的理论是他总结和实践出来的,不仅贯穿了他的军事行动还体现在他的生活理念上。曾国藩好读书,好反思,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敢突破,敢创新,善于在夹缝中生存,这些优点经过时间的冲刷依然历久弥新。
细数现在成功的人,比如说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哪一个都是学习的机器,年事已高的柳传志更是众多创业者学习的偶像,好像不学习就没有炫耀的资格。
所以很多好学习的理念落到实践以为就是好读书,读好书过好生活成了众多人心目中的好生活。
首先什么是好书,其次怎样读好书,三是怎样才能过上好生活,这些问题都是很具体化。
一个“好”字是很个人化的感知,每个人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困惑和使命,读什么书不仅是个人需求更是受到很多客观条件局限。现在终身学习的理念叫的很响,其实对于成功的人来说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对于想终身学习的人来说可能仅仅是一时冲动,读书毕竟是一件费时费力费神的事,没有强烈的信念是不可能实现的。
个人觉得人物传记是一个可以借鉴的读物,一个人少年时期的烦恼肯定与青年时期的烦恼不同,青年时期与中年时期的想法又有差别,我们可以通过名人的传记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变化和应对外界的方法,取长补短。好的人物传记一般都很长,我建议每天定量阅读,喜欢读纸质的可以做笔记,喜欢电子版的可以阅读电子的,现在提供的阅读软件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只要想读一定能读。
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是判断一本好书的重要标准,别人眼中再好的书不适合自己就不见得是一本好书。
当然也可以追随你喜欢的作者推荐的书,只要价值观相同,他推荐的书会直接缩小你选书的成本。
选好一本书读下去也是一种考验。
我建议选定一本书不论多苦也要把它读完然后再读另一本。有时候读一本书也像一场修行,在读的过程中总会找到诸多不读的借口,学会专注,学会排除干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第一本书你选择跳过,下一本书选择跳过的几率就很大,跳的多了就没有意义了。关键这样的理念会潜移默化成自己的行动,遇到问题就躲,听到消息就换的思考方式一定要克服。
一以贯之的态度不是死心眼而是一种人生智慧。
能排除杂念读完一本书距离好生活还有很远的路。一本书的智慧读一遍、两遍是很难吸收的,即使领悟了其中的方法离实践还有很长的距离。
我们不应该以读了多少书为荣而应该以成功运用了多少方法改变自己为荣。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虽然这样的目标很功利但很实用,如果是消遣自己的时间何必选择读书呢大可选择游戏、购物、电视等等。
好生活都是做出来的。读再多的书不能转化为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是空谈,认为读好书就能改变生活的人恐怕要失望了。每一个生活幸福的人都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持续努力换来的,绝不是躺在书海里“看出来”“想出来”的。
先学会养活自己的身体再去喂养自己的“精神”。
如果你还徘徊在贫困边缘就别学人家做“读好书过精致生活”的梦了,好生活是认清现实,脚踏实地,干出名堂才有可能过上拿读书喂养自己的好日子。
其实读什么书,怎么读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过上好生活,你的生活好了,看什么书,怎么看都显的那么美好,反之你的生活差了,读什么书,怎么读都是在挣扎。
文:慧眼识鱼
关注个人成长,每天记录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期待与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一下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