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大宝一起去看了电影《寻梦环游记》。去之前老公塞给我一包纸币:“据说看的人没有不哭的。”电影放完灯光亮起的时候,大宝看着拭泪的我,惊讶的说:“妈妈你真的哭啦?”而后又得意的说:“你看我就没有哭,我厉害吧?”
梦想、亲情、生离死别,总有一个能戳中你内心的柔软点。活到这么大,谁的心底没有点遗憾呢!大概也只有像大宝一样的小孩子,成长在幸福的家庭中,没经历过什么事,尚不了解现实的残酷,才会在面对生命与自由的主题时,笑的那样自得无畏。说实话,我是有些羡慕他的。
事实也是,小孩子们不过是看了一场热闹的亡灵界大冒险,在电影院里潸然落泪的往往都是带着孩子去看电影的父母们。突破了理性包裹的情绪,其实从来都是让我们看见潜藏在内心深处意识的引子。为什么落泪?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我看来,《寻梦环游记》讲述的,并不是一个小男孩追求音乐梦想的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叫可可的老年人,治愈童年心灵创伤的故事。
可可出生在一个很幸福的家庭里,她的爸爸妈妈非常相爱,从记事起,她每天都是在爸爸的吉它和妈妈的歌声中度过的,那也是她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光。
突然有一天,最爱的爸爸不见了,当她恐慌的寻找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而去问妈妈时,原本温柔的妈妈以从没有过的严厉告诉她:“你的爸爸抛弃我们了!从此以后你没有爸爸了!永远没有了!”
可她明明是有爸爸的啊!爸爸呢?
有一天,她听到一个过路的人哼唱一首歌曲,她记得,那是爸爸的歌,是爸爸给她唱的歌。她开心不已的去找妈妈,告诉妈妈,爸爸还在!然后,她惊恐的看着妈妈凶悍的撕掉了爸爸所有的相片,扔掉了爸爸所有的东西,关上厚重的大门,把音乐永远的关在了门外。
一个抛弃了她的消失不见的爸爸,一个严厉的再也不会笑的妈妈,一个完全禁止音乐的家。她觉得,她心里的那扇门,也重重的关上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着,好像也没有什么影响,这样也挺好的,她对自己说。于是,当她到了当年妈妈的那个年龄时,她比妈妈更严格的执行着没有爸爸,没有音乐的禁令。同“爸爸”一样,“外公”也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词,听到谁提“音乐”两个字就立刻炸毛,只是在梦里,她总能看见一个模糊的影子,抱着吉它,在给她唱一首歌。
这个人影和这首歌,如同附骨之疽,挥之不去,折磨了她几十年。
这么严重而持久的创伤是怎样被治愈的呢?其实与治疗身体的创伤是一样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直面创伤的勇气。子弹打进身体里,假装没看到,拿衣服遮挡住,也许外表是看不出来什么了,可结果怎样无须多言。面对痛苦,逃避是人类的本能,这也是多年来进化出来的个体自我保护机制。当打击太大时,暂时的逃避是一种保护,可是没有期限的逃避,反而会形成更大的创伤。影片中小男孩在家庭和音乐梦想中选择了后者,就是这种勇气的体现。
其次是对创伤的整合。了解创伤事件的全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创伤事件的带来的影响,了解的越多,理解的越透彻,整合的才越全面,康复的才越好。这就像取子弹前对周围组织的处理一样。影片中小男孩在亡灵界的大冒险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再次是讲述。把整合好的事件,加上自己的情绪反应,在一个温暖有支持的环境中讲出来。这是一个取子弹的过程,要慢,要有保护,要仔细,会痛,但是取出来以后才会更好。
最后,同样也是最重要的,是不遗忘。刻意的忘却其实是在加深怀念,子弹取出来了,伤口却还要包扎很久,等到完全恢复的那一天,绷带自然能够拿掉,而即便是带着一个伤疤的身体,也依然可以很健康。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已是垂暮之年的可可,在子孙温暖的环绕中,听着小男孩弹着吉它唱着歌,那首小时候爸爸常常唱给她的歌,从抽屉里拿出封存已久的爸爸的照片,一边看一边说:“我的爸爸很爱我,我小时候他常唱歌给我听……”那一刻,她的童年创伤已经被彻底治愈了。
《寻梦环游记》这名字翻译的挺煽情,但我想电影原名《COCO》才揭示了导演真正想表达的主题,它至少提示我们,这个垂暮之年的可可,才是影片的主角,那个勇闯地府的小男孩,不过是她心灵的外化。
导演在心理学上的造诣不可谓不深,不然也拍不出《头脑特工队》来。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咨询师更常见的情景可能是:
一个小男孩被带进咨询室,他的奶奶用洞穿整条街的大嗓门说道:“这孩子不说好好学习,天天就是抱着把破吉它,说要追求什么音乐梦想!我们怎么说他都不听,他妈妈大着肚子不方便来,你快帮我们好好劝劝他吧!”
其实这还是好的,还有许多这样的小男孩,根本没机会来到咨询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