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读书笔记:藏与露

深山藏古寺,夜半渔火明。

藏与露,引导与暗示,是古典园林营造深远意境的又两种手法。

园林总是忌一览无余,所以古人往往在园林入口处设置一道屏障,谓之“障景”,以阻拦视线。我们今天主入口的对景处理,也即“收住”是一样的原理。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种手法抓住人“窥视、好奇”的心理特征,层层引诱,来求得游园时的满足感和趣味性。同时,半遮半掩也有加强景深,更显景色幽远的作用。这对在面积局限的私家小园里缩摹天地,展露归隐舒适情怀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从艺术手法上来说,藏是展露的另一种形式。是为了强化情感的递进和累积,为了在展露的时候一鸣惊人,撼动人心,达到心理感受上的更大的满足。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如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所以,藏更多的是一种引导,吸引与暗示,勾起人游园的兴趣,诱人深入的去园林里探索。讲尘牢关锁是为了展现照破山河万朵的那一刻。

在园林里,一切都是半遮半掩的,花木里的亭廊,树荫草石里的流水,蜿蜒曲折的道路,跨水穿山的石桥阶步都是既引导与暗示更深远的风景同时自身也是被引导与暗示的对象。

偷不如偷不着。所以,如果有地形可以做凭栏远眺,就是看到去不到的那种景观,一定不要放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