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宁亡国都要灭高句丽,太感动了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讲了为什么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 不惜发动全国的兵力,宁可冒亡国的风险也要灭掉高句丽。

我读了很感动,为先辈们强烈的爱国情感所感动。

高句丽本是周朝分封的余扶国,一部分不满的部众分离了出去,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步强大,仿造中原王朝,建立了官制和州县。

中原的动乱给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东汉末年,西晋八王之乱,高句丽实力大增,一度侵略中原。

隋文帝统一中原,高句丽屡次纵兵侵犯,隋文帝斥责,他们当成耳旁风,隋文帝怒不可遏,发兵30万,没有成功.

隋炀帝继承老爸遗志,三次攻打高句丽, 当时,高句丽太强大,又野蛮好战,毫无诚信。三次都失败。

李世民继位,高句丽不道贺,不进贡。唐太宗率军出征,打进高句丽,粮草不足,无奈作罢。

唐高宗时,派李绩,薛仁贵,苏定方等三路进军,打败高句丽的同盟突厥,又联系新罗,水陆并进,三方包抄,最终,灭掉了高句丽。

400多年, 中国的历代君主,念念不忘灭高句丽,隋炀帝征战高句丽途中,杨玄感起义,最终,亡国。不能不对当时的时局重新认识。

收高句丽,为子孙委用,灭高句丽,为子孙解忧。

隋唐历代帝王的爱国、忧国之情,令人感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