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别离

一贯如养老院般的老校区突然变得喧闹起来。顺丰大箱子不要钱。宿舍楼下临时变成成斤收书的摊点。图书馆空荡了些许。食堂大妈们似乎都落寞了起来。

嗯。有人要毕业了。

其实最不愿意面对的便是这样两件事:九月看着新生入校,以及,六月挥别拖着箱子的前辈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有种焦虑与不安感。前者警醒着碌碌无为的一年,后者提示你所剩无几的时光。

小学六年级。也许是初入叛逆期,班里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地埋怨班主任的不是,达成共识后以一句“赶紧升初中,长大就好了”再配上自我陶醉般的表情结束冗长的对话。

为什么人们如此期盼长大。也许是把一切现阶段没能力解决的的事情寄希冀于下一段时光吧。所以上了初中就好了。上了高中就好了。上了大学就好了。

可是真的会么。当下或过去又真的那样不堪么。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深夜火车载走了一个亦师亦友的前辈。虽然如此笃定再见真的是会再见,却也不免感伤。很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虽然你能决定自己前进的大致方向,但是沿途风景却是如此随机而未知;旅人匆匆,点头之交泛泛,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下赌注般耗费于别人。

一直学不会与不喜欢的人相处,所以现在还被放在心上能与自己愉快相处的人,大都见识过自己最怕人发觉的那一面,大多包容而智慧。

所以,少之又少。

也许人都是这样。在拥有时肆意,贪图更多,其实只是无知而无畏。而等到 “不得不” 与“被告别”的那一天,才后知后觉。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有些失去永远都没办法与自己和解,更多的只是煞有介事的分析,和自我麻痹般的宽慰。

人最强大的力量在于适应力,而最悲哀的也正于此。

虽然一直不屑“经历过才会懂”这样的论据,然而很多感受与顿悟的确源于那些故事的堆砌。

没有永恒的不平衡。

没有会为你挥霍时光而买单的重新来过。

“有些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遗憾;有些人则深陷其中,永远也逃不出来。”

原来一直坚信所谓遗憾都不过是为自己的薄凉寻找借口,如果真的惧怕成为遗憾为什么不为之努力改变。说到底,还是自私与安逸作祟,这不过是变相的宽慰与逃避罢了。

可是现在突然觉得,变相宽慰与逃避也未尝是一件坏事。

与其刻意沉溺,不如佯装洒脱。

慢慢习惯,也自然不觉有何大不了。

时光依旧流逝,无休止的事情需要面对,不踏上新的征途怎样才能逃离旧路。

所以啊,别回头就往前飞奔。

真正的离开,是件无关告别的事。那些浓郁的仪式感,更多是尚未放下而故作姿态的自我感动。

其实只是嗒的一声。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普遍资源定位器) 包含的信息指出文件的位置以及浏览器应该怎么处理它。也就是说他告诉你这...
    你猜_42e0阅读 247评论 0 0
  • 宝小姐说:“我不能天天都记挂着他。我们今天下班去大吃一顿然后疯狂买衣服吧。” 看着她一副积极向上的模样,我只好答应...
    賤賤小姐阅读 1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