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7——高级排序

1.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希尔排序是对插入排序的一种改进,减少了交换和移动次数,效率更高。

基本思路:
先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分组,然后对每组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缩小分组间隔,再次对各组的数据进行排序,直到最后用分隔为1来对数据进行分组,并再次排序,最后得到排好序的数据。

希尔排序的重点:
就在于选取合理的分组间隔,原始的希尔排序算法是N/2,现在更常用的是:使用h=h*3+1来产生增量序列,h=(h-1)/3来获取当前增量。

不管采用何种算法来产生分组增量,最后一个增量必须是1。

希尔排序的效率希尔排序的效率,目前是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大致是O(N的二分之三次方) 到 O(N的六分之七次方)

2.快速排序

基本思路:
先根据分区枢纽值将数据序列分成两个子序列,使左边序列的所有值都小于枢纽值,右边序列的所有值都大于枢纽值,然后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对每个子序列进行快速排序,最后得到排好序的数据。

快速排序的一个重点:
就在于选取合理的分区枢纽值,也就是通过该值来把数据序列的数据分成两个序列。

目前常用的方式是“三数据项取中”的方式:
就是对数据序列的第一个、中间一个、最后一个位置的数据项,找到这三个项的中间那个值。

快速排序的另外一个重点:
就在于把数据分成两个序列,且满足条件。

快速排序的效率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3.基数排序

基数排序基数排序又称桶子排序(bucket sort)。

基本思路:

  • 1)根据数据项的个位值,把数据分成10组;
  • 2)对这10组数据项重新进行排列: 0结尾的排前面,1结尾的排后面,以此类推,直到9结尾的派最后面。这就是第一趟排序
  • 3)再把所有的数据按照十位进行分组,这次分组不能改变前面已经排好的顺序
  • 4)再把这10组数据合并,十位为0的排最前面,十位为1的排后面,以此类推,直到十位为9的派最后面。这就是又一趟排序。
  • 5)对剩余位重复这个过程,如果某些数据项位数少于其他项,就认为其高位为0

基数排序的效率数据比较少的时候是O(N),数据多了,倒退为O(N*logN)

参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概述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的...
    Luc_阅读 2,314评论 0 35
  • 排序的基本概念 在计算机程序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一组数据元素(或记录)按某个关键字进行排序,排序完成的序列可用于快...
    Jack921阅读 1,474评论 1 4
  • 如需转载, 请咨询作者, 并且注明出处.有任何问题, 可以关注我的微博: coderwhy, 或者添加我的微信: ...
    coderwhy阅读 8,032评论 30 13
  • 俄罗斯选手季米特里·阿列耶夫表示自己在莫斯科大奖赛上的表现如果考虑自己的膝盖恢复了30-40%。 “我的膝盖好多了...
    云游四方的旅人阅读 204评论 0 0
  • 风和日丽艳阳天,赏花观景蠡湖边。 不知不觉天渐晚,流连忘返醉春烟。
    常常乐阅读 252评论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