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柳君书房陪伴你的第24天。
▼
今日话题 ~
”积累“
2个月前起心动念要做一个“柳君书房”栏目。
初衷很简单:我热爱阅读。
当然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我并不是一直都热爱阅读,是因为创业路上走了太多弯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觉知到了自己的无知,发现仅凭个人经历人生有交不完的学费。
那怎么办呢?如何避免不断踏入人生一个又一个陷阱呢?最简便高效的方法只有一个:阅读。
大量阅读,而且是阅读大师经典。
人啊,总是要在摔过跤,经历许多挫折后才能正视自己的渺小。
想当年我也曾意气风发,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只有在碰的头破血流之后,在经历极端的无助之后,才能真正生出对这个世界的敬畏。
表达自己对未知的敬畏的方式之一,便是阅读了。
听听别人怎么说,了解别人怎么想,再丈量与自己的差距。
我个人觉得,人在年轻的时候多犯错、多摔跤,真的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情。
原因很简单,因为年轻,你输的起,还有大把时间可以用来纠错。
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人父母者将自己的孩子保护的太好,很可能并不是理智的。
孩子总归要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未知,这一切既然最后都要交给他们,那么不如早一点。
我写作有好几年了,从最开始逼迫自己写,当成完成任务,鸭梨山大,到现在每天不写点什么都觉得难受,经历了几个心路成长的历程。
最开始时是抓住什么就写什么,有点闲云野鹤的调调,而且自我感觉良好。
写着写着,觉得想写的都写的差不多了,由于个人见识有限,写来写去也就那么些内容,便想要超越一下。
平日会花一定时间用来阅读,我发现如果读完一本书后,不写一点什么,不做些读书笔记,那么这本书即使读过也不过就是读“过”了,读完后跟自己也就没啥关系了。
过了若干时间再翻来看看,都不记得书里写了什么。
再过多一些时间偶然拿起此书,看到书中曾经做过的笔记,甚至都惊讶于这本书原来自己“曾经”读过。
我相信一部分热爱阅读,或者想要热爱阅读的朋友可能都有类似体会:书是读了不少,但很抱歉,内容都不记得了。
于是在屡次“受挫”后,干脆放弃。
以我的个人体会来说,一边阅读一边写作,是一种极好的自我学习方式。
带着问题,带着目标,带着自我要求阅读,能更好地掌握书中的内容,比漫无目的,对自己毫无要求的阅读要高效的多。
当然,有些朋友说,我阅读没有目的,我就是风吹哪页读哪页。
如果你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阅读”,我等自是羡慕不已。可惜我是没这个时间的,于是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阅读。
尽力使自己花在阅读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成效,都能带来自我成长。
这便是我着手“柳君书房”栏目的起心。
记录阅读的经历。
既然是要阅读的,既然是要写作的,不如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于是“柳君书房”应运而生。
10月份开始,现在第2个月,已精读2本书。
虽然过程有些枯燥,但我认为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这是个学习的好方法。
在今天这样一个“原创”漫天飞的时代,在公众号应接不暇的节点,我的这个原创小天地不算什么。
经历了一个阶段的“为用户”而写作后,内心早已趋于平静与内观,相较于为用户写作,目前这个阶段,我更注重“为自己”而写作。这其实需要更内心的沉静。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每个原创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广受欢迎,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期待,也曾创造过短期的所谓“峰值”,受到专业圈内人士的认同和广泛关注。
但越往下写越觉得取悦别人一点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取悦自己,是自我成长。
在柳君书房栏目,我通过每月精读1本书的形式,逼迫自己将那些很好,但又因为浮躁没法静下心来精读的大师作品用文字的方式沉淀下来,通过读书笔记,读后体会的写作方式内化为个人收获。
1个月、2个月很容易,1年、2年或许也不太难,但如果我能如此这般10年、20年、30年……..
我相信时间的力量!当然这需要内心的笃定与对信念的坚守。
好吧,我就发个愿吧。
以10年为一个周期,以120本大师经典著作为一个系列,向自己发起挑战。
各位小伙伴们,独乐乐不如众乐,不如我们一起前行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杨柳君原创文章,来源微公号:柳君说(y82302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