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回家

中国人历来把家看得很重。近代革命以来,为了培养国民的“国”的观念,不得不把家、国、天下的顺序倒过来,变成世界、国、家。

对于国,要进行爱国教育,因为国是一个政治观念,必须靠后天的教育才能建立起来;对于环境也是,要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因为人们对于环境往往忽视;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爱家教育,因为爱家是人的天性,人们从小生活在家中,没有必要再进行爱家的教育了。

有了家人们就想回家,家和住处的区别就是,家让人想回家,住处不会让人想回到住处。

在外面旅游的时候,会想到家,但是不会想到住的旅馆。旅馆只是个住处,是暂时歇脚的地方。

家比住处多了一层心理上的温馨的感觉。房子如果是家,就比单纯的房子多了些意义。刘德华有一首歌《回家真好》就是说的这种感觉。

人的成长首先是从离开家开始的,离开家庭、家乡,去外面,去远方开拓自己的事业;人的成熟却是从回归家庭开始的,回到家照顾父母、老婆、孩子。在一去一回之间,完成自己的使命、责任。一个人既要离得了家,也要回得了家,才是一个成功的人。

家是个人的第一层的扩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会感到安全、舒适、满足。出了家门,就是社区、社会,就要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在家里可以随意些、放松些,在外面却要警惕些、严谨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