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报日子
01
“我要娶媳妇了!”
宝生从此,心里总想着这件事,做什么事都不觉得累,白天下地干活,晚上下河放钩。
早上收钩回来天刚麻麻亮,将收获的鱼放进鱼缸里,才听见生产队长和家里的大公鸡一样准时的大声叫道:
“出工了!出工了!”
到了赶场天,他挑着鱼到城里卖,多半都是鲤鱼,偶尔还会弄到一条娃娃鱼或者团鱼。
这没有污染的清水河鱼,很受城里人的欢迎,他刚走到火车站附近,就被鱼贩子全收了去。
他要攒钱,攒很多钱,他要把自己喜欢的那枝艳山花搬到自己家来。
歇下来的时候,他心里老想着三花,隔三差五的找个理由就往她家跑:
“伯妈,我来帮你耕地,伯伯不在家,以后家里的自留地就由我来耕。”
“我今天打的鱼多,送两条给你们吃。”
……
三花妈总是喜滋滋的对他说:
“哎呀,那就辛苦你了!”
三花自从放弃了要做城里人的想法后,也变了个人,同伴开玩笑说她和宝生的事时,心里不再烦躁,她对自己说:
“既然心已定,就一心一意的对他好吧。”
因此对他开始有了期盼,对他每次的到来都赠与欣喜的笑容。
02
转眼又过了一年,大年初二吃过午饭,宝生又挑着礼品去拜年,同时请二姑同去,这次要和三花父母商定娶亲的日子。
三花家去年就没有烧地炉了,买了铁炉子,安放在吃饭的这间房里,七字形的弯管伸出到窗外,冒着灰色的烟,屋外虽然飘着雪花,屋里还是挺暖和的。
宝生到后山挑了两挑泉水,厨房的水缸就装满了。三花和母亲在厨房做饭,父亲陪客人说话,炉子上放着一个大蒸锅,里面蒸有腊肉、香肠和雪豆腐,都是三花和母亲自己做的。锅盖周围冒着热气,满屋子飘着腊肉香肠的香味。
徬晚时分,三花将蒸锅端到厨房,往炉子里添加了些煤块,换上炖汤的砂锅,砂锅里的鸡汤是中午就已经炖好了的,几分钟后,砂锅里开始冒热气,屋子里弥漫着香味。
很快,炉盘上摆满了一桌香喷喷的菜,切成片的腊肉、香肠、血豆腐,摆在客人宝生二姑的面前。
乡下人喝酒不用酒杯,三花从碗柜里拿出一瓶自家酿的包谷酒递给宝生,宝生接过来給二姑和伯伯碗里各倒了半碗,伯伯说:
“你也喝点?”
“我还不会喝酒,您和二姑喝吧。”
二姑喝了一口酒,吃了一块腊肉说道:
“你家这酒好喝,腊肉也挺香。”
三花父亲笑了笑回道:
“都是自己家做的,管它好不好吃,二姑你随便吃。”
二姑边吃边对三花父母说:
“孩子们也不小了,宝生父母要我来问问你们,看今年是不是就把他们的婚事办了?”
三花妈往二姑碗里夹了两片香肠,接着说道:
“婚期就安排在今年年底吧,一来两家都要做些准备,二来她爸要到那时候才能回家,二姑看要得不?”
山花爸爸也说:
“是啊,最好在年底,准备的时间宽余些。”
三花听到三位长辈在商谈她和宝生结婚的事,悄悄看了宝生一眼,正好宝生也在看她,四目相对,面带微笑,都有些不好意思的赶快夹一块菜放到嘴里。
二姑说:
“那就这样说定了,等会伯伯把三花的生辰八字写给我,等宝生家请人看好日子我再来。”
饭后,在三花和宝生收拾洗碗的过程中,三花爸爸用毛笔在一张红纸上写好了三花的生辰八字,交给了二姑。
会写对联的三花爸爸,字自然写得好,只见那张红纸上写到:
“江三花,生于一九五二年农历龙年四月初五辰时。”
二姑因为喝了半碗酒,脸上也有些微红,接过叠好放进上衣口袋里,然后说:
“你们也商量一下,你们对宝生家有什么要求,过两天我来时告诉我,我再转告他家。”
说完告别三花一家,回自己家去了。
大年十五的第二天,二姑又来到三花家,她要在三花父亲离开家之前来告知宝生家请人确定婚期的事,她告诉三花父母:
“今年腊月初八是个好日子,你们看怎么样?”
三花爸回到:
“可以。”接着递给二姑一张纸:
“这是我们家商量后对宝生家提出的要求,请二姑转告。”
“我不识字,都有那些要求?”
三花爸说:
“要求不高:报日子的时候,三花要求要二十四段布,结婚时要两套衣服,两双鞋、袜、一头猪、两坛酒、十斤糖、六条香烟、一块手表。缝纫机由我们陪嫁,就不要他们家买了。”
那时候乡下人嫁女,还不要彩礼钱。二姑听了感觉要求不算高,估计宝生家应该没多大问题,于是回道:
“好的,我马上回去转告,准备好了就来’报日子’。”
“报日子”是一道不可缺少的程序,到时女方家要把五服以内的家族和主要亲戚都请来,摆上几桌,席间,宣布孩子们结婚的日期。
03
1975年的农历五月初八,这是宝生家选定的来三花家“报日子”的时间。
天空刚出现一点点亮光,山上山下被大雾笼罩着,路边的艳山花时隐时现,白雾轻轻的抚摸着粉红色的花朵慢慢飘过,微风也轻轻吹来,花枝笑眯眯的摇晃着脑袋,看着一群年轻人从身边走过。
宝生走在前面,几个抬着礼品盒的年轻同伴跟随其后。
他在路边摘下几枝粉红色的艳山花拿在手中,继续向山那边走去。
三花此时已经打扮好,穿着一件绿色的的确凉衬衣,黑色长裤,一双白色网鞋,晃动着两根小辫,红润的脸上带着微笑。
她一边和母亲迎接不断到来的亲戚、寨邻,一边不断的将眼光飘向山下那条小道。
忽然听见几个本家姐妹大声叫着:
“来了,来了!看,已到小东家后面的田坎上了。”
山花也看到了几个年轻人,抬着礼盒正向这边走来。
几分钟后,门口噼噼啪啪响起了鞭炮声,几个年轻人将礼盒抬进了堂屋里。
小小的堂屋很快摆上了所有礼品:
半边猪肉、两坛酒、四条香烟、五斤糖果、十几盒点心、二十四段布料。
几个年轻姑娘站在门外的人群中,垫着脚往里面看,大声数着:
“一、二、三、四……啊!有二十四段布,这么多!有一半是的确凉和的卡的。”
她们一边看一边羡慕着。
她们还注意到了宝生,穿着一件蓝色的卡中山装,手上拿着几枝艳山花,只见他进屋找了个玻璃瓶,将花插进去,摆在了堂屋中间的大方桌子上,使这次仪式显得更加喜庆。
厨师很快将半边猪抬进了厨房,客人们分坐在各个房间和门口院坝上,喝茶聊天,好不热闹。
太阳出来了,它驱散了山上的白雾,到了中午,山下河边流动着的水雾也渐渐消失了,只有两对白鹤在河流上空飞翔。
十桌宾客坐得满满的,三花妈代表全家宣布了三花和宝生结婚的日子,最后说:
“感谢大家的到来,到时候请你们都来喝杯喜酒。”
客人都走后,三花把插在瓶子里的艳山花搬到了自己的房间里,眼睛盯着粉红色的花瓣,想着宝生摘花时的情景:
“嘿嘿,想不到这个闷葫芦也会浪漫……”
2020年09月24日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