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聊起医药费的事情。而我对医药费不是很了解。
我一直属于体弱之人,经常生病。之前总去医院,后来发现,要想维持健康,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保养。
为了维持健康,我从调整生活方式入手。主要应用《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除此之外,平常还会积累一些调理身体的经验。寒来暑往,遇到不舒服,就自己调理,比如受寒后喝姜汤驱寒。
几年下来,对于这副先天不足的身体所体现出来的“效能”,我还算满意。
为此,我对朋友说:不要太在意这些变化,抓住那些不变的原则就可以了,比如,对于健康,遵循能获得健康的原则,自然不用去医院,等待生命瓜熟蒂落,自然消亡。
这种思想并非东方独有,西方智者也持同样观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一直提倡大家遵循“以原则为中心”的理念来面对人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身体健康,他说,流行的社会思潮告诉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然后用手术和药物来解决健康问题;而原则告诉我们需要调整生活方式,恰当地运用放之四海皆准并被普遍接受的健康原理,以预防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如今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以原则为中心”的理念能够帮助我们去伪存真。当我试着探索和寻找各领域的原则,并学着应用在人生的各个领域之后,我会发现,流行思潮所提供解决方案都太表浅,无法触及根本,而当我应用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原则之后,问题往往能从根上得到解决。
在千变万化中寻求不变的原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这不是在逃避变化,而是让变化有了根基。就像一棵树,枝叶随风摇摆,但根始终深扎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