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

范寅《越谚》卷中风俗门云:
“结缘,各寺庙佛生日散钱与丐,送饼与人,名此。”

敦崇《燕京岁时记》有“舍缘豆”一条云:
“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舍缘豆,预结来世缘也。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刘玉书《常谈》卷一云:
“都南北多名刹,春夏之交,士女云集,寺僧之青头白面而年少者着鲜衣华屡,托朱漆盘,贮五色香花豆,碟漫于妇女襟袖之间以献之,名曰结缘,妇女亦多嘻取者。适一僧至少妇前奉之甚殷,妇慨然大言曰,良家妇不愿与寺僧结缘。左右皆失笑,群妇郝然缩手而退。”

......

               ——周作人《结缘豆》

《越谚》是周爱引的材料,大概是周与范寅同属绍兴的缘故,同山同水,自有脉根。三本所记皆清时之事,与周所处年代不逾百年,而也已“不听说浴佛日寺庙中有此种清事”,却不知今日如何了。

刘玉书所作《常谈》现已散佚,就连其本人也已名不经寻,在网上找,似乎只出来个野史角色,里有写其曾到广东惠来县做官,若其所录是同一人,则应是唯一足信之处了。“都南北多名刹”,记的应该是广东福建之地的景象,我曾听说福建仍有此风俗的传闻,但并未亲眼见过。

《结缘豆》是周的名篇,豆瓣上这篇文章的录入者在底留下评论,曰:长读。曾购得《废名集》,共六卷,从经手到成集共去十二年,编者在长长的序言中提到原因,关于结缘豆的回忆是其中之一,而废名是周的徒弟。我尝读,被其中鲜衣素服的僧妇留下极深印象,后欲再寻,忘记题目,遍翻,未果,原来是与另一篇《缘日》混淆。

《缘日》中引有寺门静轩所著《江户繁川记》的材料,是我读过最好的古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早上我起床穿上衣服就去沙发上看电视了,早饭我吃的鸡蛋饼,吃完鸡蛋饼我就在院子里玩陀螺了。然后到中午...
    暖男群哥阅读 174评论 0 0
  • 新海诚把自己的恋爱心路一步步反应在了他的动漫中。从<追逐繁星的孩子>里的寂寞生爱,到<言叶之亭>的爱而不得,再到<...
    鹿十七阅读 760评论 2 3
  • 有些事情,总以为过去了不愿再想起,然而它总是在某些时候左右你的想法,击败你的信心,干扰你的生活;但若想要好好理顺这...
    蚂蚁1956阅读 287评论 0 0
  • 文/OO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COCO世界阅读 487评论 0 1
  • 采用湿画法~
    陈新如阅读 499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