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论”的提出,早在1869年高尔顿(达芬奇的表弟)在他的名著《遗传的天才》里提出了天才遗传说;125年后,由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Richard J.Herrnstein和美国社会学家Charles Murray 共同出版的爆炸性的名著《钟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力与阶级构造》(1994年)里宣称:智商是先天的,在人口中有固定的分布规律,还没有证据证明能够通过人工干预来改变。这一论点招来了许多非议。
与这种“天才论”相对立的是“培养论”,也就是经过后天科学的训练,凡人也可拥有“超能力”。
1978年7月11日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一位普通的本科生经过科学训练创造了22个毫无规则的数字的记录。然后再经过了250小时的训练,他竟能够记住了82个数字。而这个受试者,并不是天才。后来他的朋友也参与了挑衅,竟创造了102位数。这个实验证明了一个事实:普通人经过训练,也会发展出自己的“超能力”。
时至今日,“天才论”和“培养论”似乎开始趋向于共识。绝大数的心理学家们,既认可“智商绝大部分是来自遗传,另一大部分形成是由后天环境因素所影响”。心理学家们认为四分之三以上的因素是我们可改变的,另外四分之一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智商基因,这几乎不被我们所知。这四分之三可改变的因素,对我们进行自我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那条著名的一万小时“深度训练”定律,就是造就天才的公式。这条定律非常具体地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要想在任何一个领域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大约十年的专业训练是最低要求。呃,这岂不是在说人人都能成为“飞鱼”菲尔普斯”?菲尔普斯、巴菲特只有一个,即使许多人都如他们一样大量的训量,也未必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在顶尖竞争领域,那四分之一不可知的基因因素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事实上,人们低估自己的潜力,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虽然不能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飞鱼”菲尔普斯,只要训练方法得当,但是成为半个“飞鱼”还是可以的。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