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的真相第七章读书笔记

《因果的真相》读书笔记

章节:《第七章》

金句

1、把自己心量不足的地方一一,慈悲心不足的地方一一警觉。

2、求福的人,生命蜕变的人,求解脱六道轮回的人,求远离生命苦难的人,最有效率的法门就是往内观照。

3、当我们这些邪曲,不善,自我的心渐渐融解时,你的心真的会越来越宁静。

收获

从福报与逆境出发,本章的内容跃然纸上,其实很多的道理已经不言自明了,很多的劝诫已经很多次阐述了,因为在这样一章的债主与福业的表述中,让我们心更加因为观照直击内心而更加宁静。从生命体验之中,从本书出发,近期再次阅读王阳明传记,有了新的感悟。

之前对内心观照致良知,内心觉察抽离情绪不甚理解,但是,渐渐的,在生活这样的课堂里面,因为懂得了,所以不断的去练习,就真的体会到了宁静的感觉。就正如,路上骑行,没有阻碍交通,后面一辆车如同飞驰电掣般过去,还略显不耐烦的滴滴两声;就正如,看准一个车位,正准备倒进去,然后后车竟然先人一步……桩桩件件,其实无不是生活中修心的镜子,如果没有觉察,在这样的“债主”面前,漏了本性,就同债主产生了连接,而当自己心念抽离,觉得此刻自己的这份情绪叫作,忤逆了我的计划的不满,对自己的不尊重而产生的生气,此刻真的就与这份情绪分开了,并不会逼迫自己不在乎,更不会将这份恨意用诅咒的方式骂出来。而正是此刻发觉也不过如此,仿佛也没有那么生气了,因为向外求,没有那么多的如意预期,而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觉察是由自己做主的,因为观照到自己的内心,所以仿佛世间万物没什么关系了,真的特别宁静,这种体会,是真实存在的。

正如王阳明心学的根本就是在说人欲蒙尘了自己的良知,导致只能按照人欲行事一般,而当自己看到了内心或者说良知,如此行事,就不会那么多的内心不自由,更多的是从容与淡定。正如在其位谋其政,不尸位裹餐,自己的做好工作的本心,是被一个个下班迟了,优秀没评上,活干的多了的尘土蒙了,是一次的计较和权衡中尘土了,而体现出来的就是活着空虚,生活无聊,只唯上官僚的外相。自己的心念,不就在一桩桩一件件的服务过程中强化的么?不就在每一个觉得自己人欲与服务中权衡之中,对镜自查的么?不就在每一次选择从本心出发,做好当下不权衡利弊中更加纯洁了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