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后司,九零年的老人,很高兴能参加这次读书分享活动。
我平时读书比较随意,在写作上面没有什么天赋,对那些读书方法,写作经验,没有刻意注重过。对于读书,能看下去的就多看两眼,看不进去的就丢在一边,完全没有读书方法可言,也很少总结写作经验,属于没事儿乱翻书那一波儿的。
所以要我分享些什么,我其实是有压力的。
读书提升的是一个人的理解能力。
读书最改变人的地方就在于它能让人接受自己不认可的事情和让人认可自己不接受的。
我有时候也翻看一些写作经验的书,麦基的《故事》常放在案头,但似乎永远读不完。
也许我缺少的是读书的方法?
看别人总结的读书经验,这方面的经验很多都是有用的,有道理的,但我总觉得这样为了读书而读书,是不是有点“那个”?
写作的方法也是同样的道理。
鲁迅有一段话说,“作文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
我自己觉得写作这一门功课,跟相声差不多,郭德纲曾形容相声行业:入行很容易,有张嘴就能说,但要达到一定高度就太难了,它台阶在门里面。
写作不也一样吗?入门容易,拿起笔来就能写,但要成名成家,很难,它台阶在门里面。
写作想要出成绩,要靠读书“熏”出来。
所以我觉得曾小贤的忠告多少是对的,应该“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我觉得现在网上买书很方便了,多么偏门的也搜的到。百度配上淘宝,简直了。
读书我最怕别人问我“有什么用?”
如果只是问我,买了那么些书有时间看吗?我觉得还好,不耐烦的时候回答不看就好了。可是,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得了问问题的三昧了,这我怎么回答呢?
我读书并没有什么目的,我就是熏着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