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爸妈聊天,提及我又“重拾旧业”,在工作之余摆起了摊。
首次摆摊是在学生生涯的末尾,一方面是打发大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是总有一种再不做点什么就很难再有机会的紧迫感。和很多的青年人一样,我的心中勾勒过一百种生活,无数个千奇百怪的想法。纵使最后可能还是归于平凡,但为什么不去经厉一番呢?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摆摊了。
现在想来,彼时的我还是很勇敢,也因为这份勇敢,结识了一些有趣的伙伴,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温暖。
而现在,经历过摆摊这件事的我,已经不需要“勇气”来支撑我做这件事情。我也深知,凭我的能力,实在赚不了什么钱。所以爸妈问起我为什么要摆摊,而不在周末时好好放松和休息的时候,我也开始深入地思考:是什么让我想要去摆摊?
在这个周一,我又坐在工位上面对着了无生趣的工作,回复着一封又一封邮件的时候。我知道了这个答案——我在寻找工作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或者说,我在寻找属于我的真正的生活。寻找“我是谁”的这一个答案。
在工作中,人普遍是没有自我的,至少我没有。我既没有对我的工作产生较深的认同,又很难从中获得快乐。它是机械的、重复的。它所需要的交流是不需要与人面对面的,不会产生情感联结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一个机器,运用着大脑中储存的一些些需要的东西,按照章程,按部就班地推进每一个步骤,我不是我自己。
摆摊是我逃离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我也做很多别的事情,发展一些爱好,努力让自己不停滞在某种样子。那些爱好不会让人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但是摆摊会。它有成本,时间、金钱、甚至体力,并且于我而言,收入与支出大致相抵。但我喜欢摆摊,就像喜欢我所有其它的爱好一样。我的付出是为了收获相应的快乐:与人相视着的交流,散发和接收每一份善良和温暖,坐在街边旁观人们的生活,也等待着某人随机闯入我的,这一种开放的心态,以及,我依然持有这种勇气和热情的信心。这是我找到自己的途径之一。
我爱的不是摆摊,甚至也不是我在培养的每一个爱好。我爱的是真切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