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过一个接一个的做梦结果根本睡不着?感觉像是在梦里马不停蹄的闯过一关又一关,闯完一关自己醒来,闭上眼有开始新的mission,现在凌晨4点23分,我闯关累了。
------题记
我们现在焦虑、狂躁,迫切想要周游世界;房子、车子、票子,着急地想要马上备齐。五分钟刷一次微博,看的心里要羡慕死了,但一说到静下来想想自己的人生,我们扭头聊起最近很火的美剧。
这大概就是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现在的状态吧。
为了每个月的房贷,为了在父母大老远从家乡来看你的时候给他们住好一点的酒店吃好一点的饭菜,为了在看到女朋友看着橱窗里喜爱又暗暗克制的眼神时,能痛快的说:“喜欢吗?我们买了!”,我们早已变成了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一名战士,冲锋又陷阵,什么来钱快就干什么。
我们早就没有精力去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不是吗?有些朋友开始考各种证,有些同事开始做起了微商小生意,有些之前的同学开始谋化出国镀金希望回来之后工资能涨涨。人的二十几岁,黄金时期,对于男人,除了事业,真的没有太多精力去考虑别的事情。
可是兄弟,咱这么干,真的对吗?
昨天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看完不禁击节叫好。大意是说现在很多人都错把途径当目标,从而在人生的选择上迷失了自己。就像小时候爸妈就一遍遍在耳边说:你现在是黄金时期(你看这个词又来了),必须好好学习,你考不好就上不了重点中学,上不了重点中学你就上不了重点大学,你这一辈子就完了!
小时候我们听了,好像挺有道理,也没往深了想,就这么往前走了。昨天看《小别离》又听见这段话,时隔十几年,我有了疑问:上不了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完了的逻辑是什么?或者说,我们上重点大学是为了什么?父母的意思应该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的工作。那找了好工作又能怎么样?估计是工资能高点吧。工资高又怎样?有钱任性到处浪,生活“自然”就能过得开心快乐。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好好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长大之后生活能过的开心快乐(这是内心的感受),上重点大学甚至留学深造只不过是我们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换工作,说明白点,都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且,我们在很多事情上所作的决定,也是以钱为标准来衡量和选择的,想想是不是?可是人活一世,每个人都只有这么一次,来到这个世上,只是为了来赚钱?看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明白,我们时时挂在嘴边的赚钱,也只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那么我们究竟在追逐的是什么呢?
我想,究其所终,或许就是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有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拥有更多的物质,滋味不可不美妙(我也爱钱,这并不可耻)。可是物质超过了一个度之后,就无法再给你带来更多的满足和快乐了,或许还有一些烦恼。人人现在一部手机,现在再给你三部一样的手机用,你还能感受到当时买第一部手机时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吗?经济学上,这叫边际效应递减,用人话说就是,什么事儿都有一个度。
看过马歇尔博士写的《非暴力沟通》,里面探索了我们日常行为的背后,究竟是为了什么。你终于攒钱买了一个最新款的爱马仕包包,心里特别的满足和开心,你开心的原因是因为这只包吗?我看不尽然。你开心和满足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你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好的满足,觉得自己背着这个包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羡慕(也就是认可)。如果我赋予你一个无形的东西,例如一个高端的头衔或荣誉,也能让你得到同等的尊重和羡慕的话,你内心的满足和开心,一点都不会比买了那个包包少。所以你看,人这一生所挣扎,纠结,追求的,一直都是来源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外界物质有一些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古代,有很多名人贤士,有时是忠诚,有时是爱国情怀,有时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大多穷困潦倒,但是生命的丰满和内心的充盈,比很多家财万贯的人要好的多。
写到这里,我也不禁莞尔,人终究是个唯心的生物,然而在如今社会,却一直和物质的东西斗了一辈子。
内心的满足和快乐,途径有很多,赚很多的钱是一种,自己的事情得到别人的认可是一种(即使你做的是不赚钱的公益活动),“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也是一种。所以,兄弟啊,大家都挺不容易,社会压力也都很大,只是希望能始终都记得,什么才是你最终的目的,什么又是你一时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工具。
生活芜杂,愿兄弟,走慢一些,好好看看自己的人生和生活。
写在题外:这是我在简书的处女作。“拉车”这个名字,来源于我爸爸常对我说的“抬头看路,低头拉车”。清晰的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找准方向,接下来就努力的“低头拉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