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难得周末早起,六点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时间已经那么少,想做的事情那么多,不由便心头着急,仿佛总有种紧迫感在催促着我。因为参加的活动太杂,时间上不太充裕,所以英语的课程有些荒废,让我有种深切的负罪感。
这不得不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进步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应该放在哪一个重心,又该如何调整,才能更加优化自己的日程以及目标。那些曾经写在手账本上的,我好像没有都去实现,2016年12月了,还剩下28天的时间,如何好好利用,并规划自己下一期的目标,在明年好好实现,是一个急需思考的问题。
我需要坚持什么,怎样坚持下去,并让自己取得想要的进步。目前而言,纯粹的完成任务已经不太有什么实际的意义,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必须要用心智的力量刻意练习,不断精进。
看过那么多书,做过那么多事情,不去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化为自己的行动习惯,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书籍对于我也只是看完这样的成就感可以聊以自慰。
然而这样的成就感,少且没有太大的意义。
现在的阶段,看实用型的书,应该要总结出自己的行动计划,精读一本书,养成一本书的习惯。不,不该那样从头至尾的精读,我想这个方向应该是学到适于自己的习惯并养成,即使是一个小习惯,也应该先实践起来,而非留到以后慢慢去养成。
一次读书能够吸取所有精华和习惯的,其实很难。我读书或做事有个坏习惯,喜欢能够一蹴而成的全面,而实际这是不太可得的,而且容易失败,滋养习得性无助。因为想要全面,所以花费很多时间,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任务逐渐失败,然后逐渐放弃,于是每次都形成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那么我就一直在这样一个循环中不断兜圈,无法成长。
之前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重复的内容有点多,便形成了一些偏见和怠惰,这是得不偿失的。之前上过那么多年学,学过那么多的知识,知道其中的一些内容,有了一些之前的积累,有熟悉的内容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没必要觉得看到熟悉的段落就是浪费。在现在这个阶段去读书,一点点的收获,去刻意养成,对自己的成长都是有很大助力的,关键是去做。
真正要去坚持,其实大部分时候对于心智不足的我们来说挺难,因为看不到这个习惯最终能够带给你的奖励,这个奖励不够可视化不够清晰,那么坚持下去的动力就会不那么充足。等到有一天你醒来,你会发现和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坚持,为什么不能过的舒服点,你就开始了放弃。
正如时间管理和效率管理,谁没有看过几本这样的书,那么真正做到对自己刻意养成习惯的,有几个?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象限法和smart原则,那么到现在还在看,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知识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意义,只有实践。
2016年即将结束,2017年我需要一个怎样的开始,我需要全新的成长。
写作
坚持每天更新文章,并在年前后报一个写作培训班,刻意练习,深度思考,并且投稿,激励自己。
接着便可以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申请原创认证,继续加油。
对于小说和青春故事,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购买写作指导书,进行写作。
读书笔记的思路梳理,影评的写作,教程文章,音频的整理都要掌握。
其余的目标,自己先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