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秋成殇
前段时间我在简书中,无意中看到了一篇悲观的文章,文章写道如果今年的疫情还不能控制,那么又将不知有多少人无法承受生活压力而选择自杀。
文章的评论区有很多人在议论,其中这条评价“一切都是自找的”,让我记忆深刻,深以为然。虽然这一个观点有些消极,但确实如此。
我们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场“战争”。悲剧的诞生,就是因为输掉了这场“战争”。
自古以来,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见在战争中,只有清晰的知道双方的情况,才能赢取一场战争。所以我们在做事之前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做事之前,我们首先要做到“知己”
什么是“知己”呢?就是我们要深度的剖析自己,知道自己的脾气,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于一件事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以及这件事能给我带来什么?有这么一个关于我们诗仙李白的故事。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带着他的第三任妻子躲到江西庐山避祸。当时守卫长江流域的是唐玄宗的儿子李璘,李白躲藏的庐山便由李陵管辖。李璘读过李白的诗,偶然得知它的藏身之处,便多次派一个叫韦子春的人上山,邀请李白担任政治顾问,李白欣然同意,丝毫不顾妻子的反对,毅然投奔李璘去了。当时李璘的哥哥李亨在灵武继位成了皇帝,李璘没有听从他哥哥的旨令,很快双方就打了起来,李璘手下的军队纷纷投降叛离,最后李璘也在逃亡中被擒杀。当时李白就懵了,他明明是来参加征讨叛军,怎么转眼就成了另一只叛军的一员?李白只能狼狈出逃,最终被抓捕关进监狱。唐肃宗李亨下昭判李白流放到今天的贵州地区。
李白虽然才情惊人,但他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李白喝酒、写诗、却又充满着幻想,想着能像管仲、晏婴、范蠡、张良那样能够辅佐朝廷的大臣,但是他在政治上缺乏判断力、自视过高而又缺少执行力。但是这一切李白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因为她的天真,所以他下了监狱。
因此,我们自己擅长什么样的专业,便找什么样的工作,让我们的专长得到发挥,这样才能使我的事业走得更加长远。我们也只有做到扬长避短的处理事务才能处理得更加稳妥。
道家老子在道德经上写到:“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能够了解他人的是聪明,能了解自己的则是智慧。
2、在做事之前,我们也要做到“知彼”
“知彼”就是要对所做的事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所做的事情是否有难度?是否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是否需要承担很大的后果?是否对自己的生命造成影响?
在汉武帝时期,李陵率领步兵五千横击匈奴,结果却被匈奴包围,在弹尽粮绝之后,李陵选选择了投降匈奴。汉武帝愤怒不已,在朝的群臣都在声讨李陵的罪过。只有司马迁上书为李陵求情,结果司马迁在最后被汉武帝定为诬罔的罪名,按律当斩。当时的司马迁本想着以死明志,但他身上背负着父亲穷极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只能忍受屈辱,选择了以宫刑代替死刑。
在那个儒家盛行的时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宫刑便是最大的不孝,屈辱般的活着。这样的痛苦有多少人能够承受?
在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努力上书替他人求情这件事,是有多么的凶险,让司马迁险些丧失生命。试想一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怎能忍受如此的奇耻大辱?能喊出“明犯大汉者,虽远必诛”口号的大汉怎能忍受如此的奇耻大辱?因此,此次作战失败,必定需要有一个人来承担,这是一种由帝王而下的滚滚洪流,没有人能阻止,因此没能认清形式的司马迁承担了莫大的耻辱。
3、 做事之前,
我们还要考虑一些意外的发生
日本小说家野坂昭的《萤火虫之墓》中写到:“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往往在我们想象当中,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美好的,但是总有一些事会在不经意间之间发生。这些意外让我们措手不及,又让我们无可奈何。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21岁的年轻女孩,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几经救治,原本已经稳定的伤情,突然恶化,最终宣布脑死亡。如此年轻的生命在一场意外中,就这样香消玉殒,实在可惜。
谁都以为自己会是一个例外,然而最终发现,除了变化之外,没有一个人会例外。因此,我们做到手中有“余粮”,心中才不会发慌。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到有意外的情况发生,就像在战争中,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一定的预备兵力,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没有办法做出补救。
今年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突然而来,没过几天便被封城封路,哪儿也不能去?哪儿也不能回?为了对抗此次疫情,长时间封路封城,倘若兜里没有几两银子,那种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人员长时间的不流动,让很多的小型公司纷纷倒闭,让无数的人才失业,巨额的房贷,车贷和透支信用卡的人,感到一股压力扑面而来,瞬间就压断了多少人的脊梁。拆了西墙补东墙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能看到生活的精彩?
生活中碰到我们的短处,而无所作为的工作,当舍;碰到了我们所不明白的事情,当离;一些对我们毫不留恋的人,当断。
在生活中,我们清晰的明白自己所擅长的专业和有缺陷的短处,明白事情的困难程度,知道事情的缘由,做到知己知彼,留好后手,防止意外,才能在人生的每一场战争中获取胜利,避免悲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