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组织里呼风唤雨,能够很好地掌控局面,“好事”总能轮得上,而且与大家(除了竞争对手)关系很融洽。
有的人恰恰相反,好多事情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是于是免不了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人际关系也比较紧张,吊诡的是这些人里不乏工作能力超强者!
造成这两种人不同境遇的原因当然很多,重要的一点是对周边人和事的反应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我们称之为人际关系敏锐力。
人际关系敏锐力,是一种对外界环境、对他人观察、发现、快速判断的能力,它属于认知能力的范畴。
改变对“人际关系学”的认识
人们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很值得一提。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学校不传授,社会却非常需要的知识,从孩童时代就注意学习运用,长此以往做到了人情练达洞若观火。而有的人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根本原因在于轻视人际关系、不承认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缺乏主动学习自觉运用的意识,甚至把它与拉关系、不道德、见不得人联系起来。
我们认为,人际关系学是门极其重要的课程,很遗憾现在我国中小学没有开设这门课,大学也仅限于相关专业,致使我们很多“好学生”思想上不重视,不仅没有把人际关系学与语数英、数理化、音体美这样的学校正规课程并列起来,而且它与想象力、判断力、组织力等等能力培养也挂不上号。虽然思想品德课有些相关内容,但是并不是作为一种科学体系来传授。我们认为,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比那些文化科学课程更加重要。这点上,传统意义上的国学做得相当好。
闲话扯回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即使以前忽视了人际关系这门人间学问,吃了亏、交了学费,现在开始重视起来,也不为晚。
总之,作为职场中的人,一定要有喜欢观察各种态势、接纳形形色色人际讯息的开阔胸襟。不承认人际关系是立身处世的重要学问,在社会上、职场中必将处处碰壁。
提升直觉能力
人际关系的敏锐力,首先来源于对周边人和事的敏锐感觉。这分为两个方面:
1、对按常规发展事物的感知。
在这一步,你只要能够感知它属于按惯性发展的人或事即可,下一小点再接着讨论。
2、对不同寻常事物的感知。
重点来了!这就是说,旁人的言谈举止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组织力某件事情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变化?有意识地去感觉“变化”“不对劲”的人和事,这是提升直觉能力的要诀!
具体感知什么呢?对于他人,你要注意接收诸如言辞、语调、肢体动作、情绪、行为等方面与一般状况不同的讯息;对于人际关系,你要注意体会上下级关系、同僚关系、客户关系等方面的变动;对于组织,你要打听营收、人事、薪金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上述三者间,有紧密的联系,但这也属于下面要讨论的内容。
所谓变化,抽象出来有这么一些种类:递进,转折,合并,分裂等等。
你要对这些感兴趣,能主动搜集这些资料更好,做不到的话,至少当你听到、看到的时候,当你与旁人接触、交流的时候,要主动接纳这些宝贵讯息,千万不要熟视无睹哦。
善于由因及果
主要适用于上面所谈的,对按常规发展的事物的感知。这里是讲感知后的分析。
既然你都看出来了,这个事情、这个人是按照日常惯例进行的,那么它就有常规化的脚本存在。借由脚本,可以预先判断出依着脚本大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这里有个推论:过度依赖脚本=让人一眼看穿=露出大破绽,我们要尽量避免,除非你是“故意卖个破绽”。
善于由果推因
主要适用于上面所谈的,对不同寻常事物的感知。这里是讲感知后的分析。
即使是老手,在判断因果关系方面也经常出错,这是因为,有时候两者没有相关性,有时候多因一果,有时候一因多果,糟糕的是上面三种情况还常常交织在一起。但不管怎么说,由我们直觉感受到的这个“果”,你可以推断它出现的原因。
有经验的人在由果推因的过程中准确率很高,这主要归功于他们对组织内事物的进展模式相当熟悉、对人性的理解相当透彻。此外,对于重大问题,他们愿意花费成本加以核查,方法主要是:
通过设计一些事情的发生,核查对方的反应;
通过设计一些提问,核查对方的反应;
通过联想相关的现象(相关的“果”),校准发生这些个“果”共同原因;
做民意调查,用统计数据来确定大概率之“因”。
你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做到人情练达,真的是一种高深的能力啊!
刚才提到人、事、关系三者有紧密联系,这根源于它们同时共存于“某组织”这个特定环境中。在由果推因过程中,往往思路在这三个维度来回穿梭。高度复杂的思维过程是我这个小文无法论及的,也没这个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条条框框太多反倒束缚了思维。
培养人际关系敏锐力还不止这些,我们下回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