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深圳与小棉袄共庆生日,她贴心的安排很多环节如:逛街、品尝美食,特别是赴艺术盛宴—-走进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歌剧厅观看原版《剧院魅影》音乐剧。
是的,当帷幕升起的那一刻,我已经在酝酿一场与经典的相遇。
今天动笔想要记录身处音乐厅内,我的发现和感触:音乐是超越语言的通用密码。即使全英文演唱,魅影的愤怒、克里斯汀的彷徨、拉乌尔的热忱,都能透过音符直击作为观众我们的心底。
当《The Music of the Night》响起,我后排一位女士发出压抑抽泣的声音,那一刻我明白,音乐无国界,有些感动不需要翻译。
魅影的故事发生在巴黎歌剧院,而我在深圳观看——这两座城市有着奇妙的呼应:都是各自国家的创新前沿,都承载着无数追梦者包括我女儿的故事。那魅影的地下迷宫,何尝不像深圳那些深夜依旧亮着灯的科技园区?每个创造者都在自己的‘地下宫殿’里,渴望被世界看见。
最让我感叹的是克里斯汀的高音如水晶碎裂般清亮,在最高处仍保持着丝绸般的柔韧度,让我们全场观众屏住了呼吸。
从事艺术工作的我特别欣赏舞台舞美的设计:地下湖的烛光从乐池蔓延至穹顶,整个剧院在那一刻变成了魅影的魔法世界,我甚至忘记了身在深圳。
小棉袄之前看此歌剧,这次又陪同我再进剧院,抢到了舞台下乐池后的第一排VIP.位,而我作为首看者,在剧院里体验了几个第一次毫无防备的震撼:水晶吊灯升起时的脊背发麻、听完《All I Ask of You》后的恍然大悟、面具揭晓那一刻的倒吸冷气、演员谢幕时全场上下呼应的共鸣……
走出剧场,我想与深圳的年轻人交流的是:魅影的孤独,是否触碰了你们在大城市打拼时某个深夜的孤独?克里斯汀对艺术与爱情的抉择,是否让你想起自己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摇摆?
在此谢谢贴心小棉袄,我们一起度过一个独一无二的魅影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