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个人如何做决策?企业如何做决策?
个人的决策,就是做选择: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讨论,自己做决定。
企业的决策,就是定战略: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少数人深入讨论,个别人做决策。
为什么,因为老板不是神,就算你是天才,天才也可能会犯错误。
一个人的认知和知识面终究是有限的,企业的负责人也不可能事事都精通。
所以,决策一定要充分沟通,尤其是和一些关键人,业务的核心骨干。
企业决策,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
个人决策,要多博采众长,学会取经,要听得进建议;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要强调执行的重要性。
对于个人来说,谈选择谈多了,容易空想,两头都抓不住,竹篮打水一场空;对于企业来说,谈战略谈多了,容易变成空谈,空谈误国,员工会丧失执行能力。
个人要明白,知道和做到不等于一回事,做好选择后要坚定动手,去做,去追求完成。
企业要注意,公司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不是说谁有点子谁就厉害,而是谁的执行力高谁的地位才高。
好的决策离不开执行。
执行如果不到位,动作变形,那打败仗的几率就会很高。
但如果一个人的执行力强,团队的执行力强,在执行的过程中也能够弥补和纠正决策中的一些缺陷。
另外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做出决策后,只要不是方向上的错误,就一定要坚定地执行。
有时候有A、B、C三条路,其实这三条路都能够通往终点,C的确比A的路程要稍微短一点。但这时候最怕的就是走走停停,执行不够坚决,总想着调整调整,就算A的路程要长一点,也比走到一半再从头开始要好。
执行要坚定,要果断,这是第三点。
02 唐骏是如何成为“打工皇帝”的?
面对自己的上司,大部分人都能做到待人真诚;
面对自己的同级或者比自己级别低的人,很多人的眼神就马上不一样了。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对所有人都待人真诚。
每个人都是会成长的,每个人的年龄、机遇、成长轨迹都不相同。
同时,一个行业的圈子其实就那么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看不上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你以后的上司。
要以动态的眼光、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分享一个故事。
中国著名的职业经理人,
唐骏。
担任过微软的中国区总裁,被誉为“打工皇帝”。
他在美国微软总部工作期间,还只是一个部门经理。
有一位女士,是和他同一级别的经理,在工作上也是合作关系,曾一起愉快地共事。
唐骏为了感激对方在工作上给予的帮助和支持,逢年过节都会给对方发一份邮件祝福。
在一次公司内部的人事变动中,这位女士失去了经理的职位。
但
唐骏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该真诚接着真诚,该发祝福发祝福,和对方的交流也一直没有停歇。
唐骏的行为让她非常的感动。
后来,这位女士在上家公司的老领导也进入了微软,并担任副总裁。
于是,她也得到提升和重任,成为了副总监。
在此之后,也就是1997年的夏天,微软决定在上海建立全球第5个“技术支持中心”。这位女士正好是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唐骏在这位女士的大力推荐之下,从1万8千名报名的员工里面脱颖而出,成为了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
也就是
这个机会,让唐骏开启了他在工作的“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之路。
(正文完)
作者介绍:鸣人的职场江湖
职场十年老兵,同时也是个创业者
关注我,每天分享个人认知、职场经验、创业感悟
码字不易,有帮助的话感谢四连(关注,点赞,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