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老街初闻

        初次游走在呼和浩特的塞上老街,它与无数的古镇小街一样,有着古玩店、小吃店、特色手工艺品店、民俗风情店等,有一种皮雕店特别吸引我的关注,店里摆设着大大小小的装饰品,有挂饰,有钱包,有台历等,它是用动物的皮毛制造而成,样子精美,画面精致,面里通常都是各式各样的图案,有栩栩如生的万马奔腾,有清洁高雅的莲蓬,有硕大威猛的雄虎,有草原牧歌的田园乡愁,还有昭君出塞的凄美低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深处老街的许多角落,都能感受到里面有着太多的元素是关于昭君出塞的,这回,对于“塞上”这个古诗里常谈到的地名,让我立刻产生历史崇拜感,古时候,“塞上”指的就是边境地区,边境给人的感觉是一片荒凉助、风雨潇潇、呜咽哀鸣。唐代诗人常建写了《塞下曲四首》,前三首通过描写边境上的骷髅、沙场飞烟,冤气鬼哭等景色来表达一种战争的残酷带给人们的伤害,内心强烈地盼望帝王能停止战争,给百姓一份安宁。最后一首清晰地描写昭君出塞的情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嫁单于怨在边,娥眉万古葬胡天。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大漠

枕着一首凄美的古诗,在尘封的历史烽烟里寻找昭君夜梦难眠的哀泣,远去的汉家,三千里的怀念,即使成了一堆青冢,草木菲菲的孤寂,难以向谁倾诉。

昭君是为缓和汉代和匈奴之间的关系,为平息战争而做出了自我牺牲,这种伟大的情感其中却夹杂着无数的悲伤和哀鸣,既要适应塞外恶劣的环境,同时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塞外的风景似乎连着昭君的哀怨一起,被历史的风一同吹进了沉寂的胡同。今天,当我们谈论起这一切,不免感慨万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塞上老街,这条充满和亲味道的街道,好像在纪念昭君这位伟大的和平使者,为其歌功颂德。一件物品,一条街道,一个伟大的人,因它赋予了历史使命,因而变得更加闻名于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