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是两个月,我宣布以自我为核心的养成系生活方式通过‘无聊的每一天’实践,而失败告终。理由只有一个,每天做的事情千篇一律,所以手帐也是大同小异,三个字‘没意思’。后来想想‘to do list’也是一样的结果,无非就是看多少页书,写多少页字,背多少个日语单词,这里我就不多加赘述每天看了多少集剧,刷了多长时间抖音了。
墨菲定律同样可以运用到生活规律中,无聊的时候特别无聊,有事儿的时候事儿还特多。就比如说前段时间无聊到每天都给自己的公寓大扫除一次,而最近不仅要忙着秋招和面试,导师也来和我讨论最后大论文的雏形了。明明‘to do list’是要我们学会运筹帷幄,但是放在拖延症晚期的我身上,好像就是deadline倒计时一样。所以这个‘to do list’对我而言不过是‘to do or not to do, that is a question’.
前段时间去了我们这儿当地的一个中医馆,医生是河南南阳人。说起来也奇怪,我一个小姑娘,虽然不是二十出头,但好歹也是二十出两个头的年纪了,身体居然如此的虚弱。每天不是头晕就是背痛,不是呕吐就是腹泻的。最终以秉持着对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的信念,我拿出了手机,打开了‘Uber’,坐了五分钟的车来到了警察局旁边的中医馆。老中医先是给我把了脉,说我的脉象非常的虚弱,后是给我按了摩,正了骨,配了红参枸杞,最终我以预算30英镑却以价值250镑沉重的脚步迈出了中医馆大门。虽然贵是贵了点,但是这位河南的老中医给我传输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估计是这250镑里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他告诉我要学会‘meditation’,每天告诉自己‘我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我的身体非常好’,自然而然我就有活力了。这要搁国内,我认为没必要,但是身处国外,这是我省钱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国外的医院我去不起啊!
说回到秋招,以前自信的我认为找工作很容易,现在发现简历不被刷掉都已经谢天谢地,感激涕淋。非常荣幸我还是接到了几个大厂的面试通知,但是对于一个大学期间一放假就知道出去玩儿的人来说,压根不知道应该如何面试。喜欢走捷径的我还是非常愿意花费一些时间在网络上找一些所谓‘过来人’的面试经验。毕竟经验是他人的,工作是自己的。然而,在我搜集了很多数据和信息之后,我发现,我必须牺牲几个大厂的面试来成为我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虽然很不舍,但是这就是我大学四年一直在放松自己的代价。
最后两个月了,期待自己的好消息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