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是否出现过“不瘦十斤,不改头像”的头像,没过多久,头像是变了又变?
新年伊始,你是否立下过十条flags, 年终一条一条啪啪打脸?
或者身边的万年单身狗,信誓旦旦要年内脱单,但依然“涛声依旧”?
亦或职场遭遇瓶颈的你,想要改变现状,却陷入年复一年的迷茫?
……
为什么我们想实现某个愿望时, 设立了目标,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却很难实现?
加布里埃尔·厄廷根的《WOOP认知心理学》为我们解开了答案:人们往往用目标意图,代替了执行意图,有了愿望,受到美好结果的激励,我们大脑自动开启快乐积极的思维,好像目标已经完成, 乐观幻想抹杀了行动的动力, 愿望和目标始终只存在想象中。
那么如何才能在目标和行动之间架起桥梁,激发我们唤起潜意识,全力以赴去实现某个目标呢?在这本书里,加布里埃尔给了我们破解的方法—WOOP大法。
什么是WOOP?
WOOP即愿望(wish)、结果(outcome)、障碍(obstacle)、计划(plan) 首字母的缩写,详细的说明是:
- W:虽然有些棘手,但你觉得你能够达成的愿望或目标.
- O:实现愿望或解决心事之后的最佳结果是什么?
- O:找到那个妨碍你达成愿望、解决麻烦最严重的内心障碍,是习惯,或者是先入为主的想法.在筛选障碍时,需要深挖细剖,找到那个对你来说最关键的障碍.有可能是很具体,可能是某种行为、情绪、观念、冲动、恶习,猜测或者是愚蠢无用的行为.
-P:使用“如果...那么...句式”---“如果障碍A出现了(何时何地),那么我就采取行动B”,也即如果出现了...(XX的情况),那么我就...(采取xx行为).
W-O-O,是心理比对,这一步骤能将人头脑中的“未来”和障碍“联系到一起,从而在认知层面上让我们做好实现愿望的准备。
P 能让我们从“目标意图”转向“执行意图”,它能让人切切实实开始做事,无论是记不住、错失良机还是不情愿,“执行意图”都能克服。它还能帮助人们远离分心的困扰,克服习惯行为,保持劲头迎接新的目标。
心理比对能让人在实现愿望这件事上变得专注而坚定,而这恰恰是执行意图发挥效力的先决条件。
如何运用WOOP?
举个例子,你近期的目标是3个月内减重6斤,可以找张便签,写下你的WOOP:
W愿望(目标意图):3个月内减重6斤;
O 结果:我的体态会变得更轻盈更健康,这样在3个月后的同学聚会我就可以穿上那条漂亮的裙子。
O 障碍:
1、我一周至少要吃一次甜品或油炸食品;
2、我总是被娱乐节目吸引而不想运动。
P计划:
1、如果我准备吃高热量食品了,那么我就把眼前的食物想象成大块的肥肉,从我的眼前拿开;
2、如果到了晚上9点半,我就换上运动装开始半个小时的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 P中的每条执行计划 ,必须和前面的障碍一一对应,并且是简便易于操作的.
WOOP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中随处可用, 比如当心理压力过大时、需要解决眼前的某个决定或问题时、帮他人解决某个愿望时等等, 这时,你只需要一支笔,一张便签纸, 就可以做WOOP练习.
随着练习的不断加深,得到越来越多的正向反馈, 对自身会越来越有掌控感, 那么“心想事成”将不再是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