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八班杜天一
(四)尔虞我诈,不如笑傲于江湖
前已言之,对一本小说的评价,看的不过是文笔、情节、人物、环境以及内涵。
人物已经说过,对一本小说的评价,看的不过是文笔、情节、人物、环境以及内涵。
文笔、人物已经说过。情节前面已经说过,如果放在现在,一定会被视为狗血、热血的网络小说情节。这类情节令读者读来快感十足,但情节却不和情理,内容空洞,蕴意空虚。
但《笑傲江湖》成为了经典,广为传颂,而不至于与网文为伍,正是因为它里面丰富深刻蕴藉着的内涵,就是小说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富有理想、浪漫色彩,才是最经典、最吸引人的。
这个价值观我认为应该是三个点:虚无主义、唯心主义和厌世主义。
这里的虚无和厌世的确带有消极色彩,因为令狐冲本质上是一个偏向于消极的人物,他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哲学,他曾经遭天弃、被世遗,但苦闷之后是一笑了之。课件他的内心会看淡看虚很多别人十分在乎的东西,比如权力、比如名声、甚至比如武艺。为什么说这是核心内涵?
细读小说,不难发现,虚无厌世者往往都会有好结果,譬如远避江湖、唯修佛道的方证、冲虚,又譬如痴于音律、不问武林中事的莫大先生,他们都活到了最后。再看看那些野心家、阴谋家左冷禅、任我行、林平之、东方不败和岳不群等人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可见,作者内心是偏向于这些虚无、厌世的人。
唯心主义其实就是“笑傲”的体现。即是以自己内心的想法至上,不被外物所诱惑。这也是令狐冲信奉的另一条理念,证据颇多,前已言之,话休絮烦。反观武侠世界,到处都是追名逐利者,个个都是“唯物主义”,利益至上,这才是“江湖”信奉的教条。
江湖中信奉的几乎都是“功利主义”。
再看情节,还会觉得他鄙俗吗?
一开始,是令狐冲与青城派的斗争,接着是他在武林中的挣扎,后来是他与左冷禅的争斗,再往后还有岳不群、任我行……
小说中他一直在不断地与各种势力斗争,为什么?
解释得肤浅一点,是他与奸雄、枭雄们因恩怨而引起的争斗。当然,恩怨不是他引起的,是别人的恩怨,是各门派、正邪之间的恩怨。他仅仅只是因为责任心与正义感而出的手。
但这种恩怨归结起来,更像是一种抗争,是一个人面对一个世界的抗争。何出此言?因为这是唯心与唯物的斗争、厌世与媚俗的斗争、虚无与功利的斗争。
看回古代的人物,也能找到类似的人。屈原想用自己的“儒家先贤”之信仰征服楚国、改变世界;曹操想用“法家”、“寒族”之理想打败士族阶级,改变九州。他们都和令狐冲一样,是想用自己的力量抗衡世界的人。
不同的是,令狐冲没有那么强的抗争心理,这不符合他的内心。但是他的思想与哲学与世界或者说是“武林”哲学的矛盾却在处处体现,是这些矛盾更引发的斗争。
曹操没能逆转士族力量,没推广法家,他失败了;屈原的“儒家圣贤”思想无人肯听,他跳江了;令狐冲呢?他无所谓成与败,因为他志不在此,那他志在何方?
一个人的笑傲
众生的江湖
你有你的名利信仰,
我有我的浪漫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