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书,前前后后看过的不下二十本。几乎是每一本都有一个社会关注点,少年法、性别认同障碍、时空穿梭、毒品、克隆人等等。爱情、亲情、友情、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都有涉及。
最早看的第一本东野圭吾的书是《白夜行》,对雪穗和亮司的爱情着迷,为他们的生活遭遇揪心、也暗暗咒骂那“不近人情”的追着他俩不放的老警察。
后面看的一本书是《嫌疑人X的献身》,真的可以用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悬着的一颗心从杀人开始到整本书看完才放下。
打这以后,几乎是迷上东野圭吾的书了。看过的每一本都有很多话想说。也差不多是那时候开始强迫自己每读完一本书写读书笔记。
如标题所言,推荐几本有看点的东野圭吾的书。像《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等一提东野的名就脱口而出的书想必推荐的认太多太多,所以这些就在这不多言语了。。
1.《变身》
活着,生命,自我,这三个元素始终贯穿着整本书,以及我们的一生之中。有人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有人坚决即便成为无意识的植物人或者死去,也不要被另一个人的意识所支配,这就是主人公成濑纯一最终的选择,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会有的选择。
2.《虚无的十字架》
将犯人关进监狱让他们进行自我反省,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虚无的十字架”,即打着自我审视、改邪归正的幌子,却依然有很多人在出狱或假释后继续犯罪,但这并不是法律的错。法律首先是一种约束,在可行的范围内做事,只要不逾越即可,所有犯罪的人在忽视或者不注重法律的情况下做下错事,当然要受到惩罚。但因为犯罪的原因各不相同,法律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酌情判刑,并不是一律杀人者死刑这样去解决案件,所以在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到法律的人性化,毕竟法律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服务。
并且在犯罪者、受害人家属、法律、看热闹的路人甲这不同的方面去看待同一个案件当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能去批评谁的观点激进或是可笑,毕竟我们现在也是以另外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只是希望(事实也一定会如此)法律能愈加的详尽和完善,不至于产生太大的分歧,每一个人都能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并对其负责。
3.《流星之绊》
一场流星雨,避免了兄妹三人遭受杀害。但家庭亲情的缺失,基本生活保障的缺乏,使得从儿童养护设施走向社会的三人单纯,无助,却也极易走上歪道——在静奈第一次被骗之后。
一件现已临近失效期的十四年前的凶杀案,在静奈企图接近户神行成之后,又开始浮出水面,略有不甘的警察也积极行动——当然是在功一他们的诱导之下。
最后的结果既让人惊奇又唏嘘,虽说柏原是为了钱才将有明夫妇杀害,但却并不是真正的贪财,只是因为他的孩子身患疾病,在苦苦的支撑着。虽说不管怎样都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但这样一来对于他的责骂似乎会轻很多。
“流星”始终贯穿全书,既是线索,也是三个孩子的另一种比喻。就像功一说的那样:“我们就像流星一样,毫无目标地飞逝而去,也不知在何处燃烧殆尽,但三人是紧密相连地,不论何时,都会有一根纽带将我们拴在一起。”而这根纽带就是所谓的“羁绊”。
不管社会怎么坏,也总有令人欣喜的事情,也有让人觉得如太阳一般温暖的人,就像户神行成,即便知道了一切真相,还是原意帮功一他们确认凶手,在一起尘埃落定之后,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向静奈求婚。
愿每个人都如流星一般被他人期许和铭记。
4.《单恋》
关于性别认同障碍群体的一本书,通过友情、爱情的连接,使得整个故事展现出来。其实单恋的故事,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故事多得泛滥,而东野圭吾先生的书突出的原因就在于他能涉及到某一社会现象,并且通过故事来展现给大众。故事里的角色在现实社会中都能找到所对应的,也许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是我们自己。可以不理解,但请尊重。
5.《彷徨之刃》
本以为菅野在废弃民宿要被长峰或是警察逮住的时候,故事突然来了个急转弯;本以为在长野车站长峰会对着菅野开枪的时候,枪声的确响了,只不过死的却是长峰,开枪的是织布;本来一直以为给长峰秘密报信的就是中井诚,不料最终揭示的却是久冢……
就是这些总是出人意料的情节才会使得读者有一定的挫败感和欲望,想要迫切的看到故事结尾,来个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之感。这大概就是好的推理故事或者说是东野的书所展现出来的。
对于书名"彷徨之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到差不多是快到书的结尾了,而且是来自于一位警察的想法。一直以来认为法律是绝对正义的想法在这样一个案件下开始出现动摇,它是否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呢?即便方向是对的于书名"彷徨之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到差不多是快到书的结尾了,而且是来自于一位警察的想法。一直以来认为法律是绝对正义的想法在这样一个案件下开始出现动摇,它是否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呢?即便方向是对的,是否就是真的呢?是否真的能斩"恶"?随着书中出现这样的疑问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禁跟着思考。
同"虚无的十字架"一样,也是对法律提出质疑,只不过《虚无的十字架》是针对"杀人凶手要进行自我惩戒以达到改正的目的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判处他们死刑",而《彷徨之刃》是针对"少年法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而不是惩戒,对于被害者极其亲属却没有弥补",但两者的共同点就是人性与法律的矛盾。
"警察并不保护市民,要保护的是法律,为防止法律受到破坏,拼命东奔西跑。但法律是绝对正确的吗?如果绝对正确,为什么又要频频修改?法律并不完善。为保护不完善的法律,警察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践踏他人的心也无所谓吗?"这一段既是无比的有力却也显得很无力。
好的作品就是在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会思考很多,至于是不是非要得出结论我倒觉得无所谓了。
6.《梦幻花》
对于“梦幻之花”——黄色牵牛花,一部分人是迷恋于它的致幻作用,享受那短暂却不同寻常的精神世界,而另一部分人却是热爱地足够理性,只是单纯的被这样一种生物界的物种所吸引,从而去研究。
所以说“梦幻花”并不是原罪,是人的心理使得它在歧途上发挥了作用。很多东西都有它的两面性,就看利用它们的人是抱着怎样的心态。
在推理方面稍逊于东野其他的书,但就其内容来说还是挺吸引人的。
7.《秘密》
所有的秘密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或不想说给别人听,但是其原因却是各种各样为了阴谋,为了利益,或是为了爱与其他。
九年的时间,直子一直都以女儿藻奈美的身体和角色去生活,既是新奇也是挑战,在家里与外面变换着两种人格,但是矛盾也随之而来,一方面是十八岁身体的青春和诱惑,一方面是曾经的丈夫,孰轻孰重,到底没能权衡好。当平介在经历猜疑、嫉妒、争吵之后却选择成全直子时,藻奈美的人格也“苏醒”了过来,本以为故事就在直子的消失,藻奈美的回归这样的结局收尾时,却在最后一刻发现真正的也是最大的秘密——藻奈美的人格并没有苏醒,而是直子在平介面前扮演了两个角色,并且是在平介完全蒙在鼓里的情况下。为了让平介开心,直子在不断地犹豫中最终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平介从此可以和“女儿”正常的生活,不再产生猜忌与嫉妒。这对于直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从此可以专心一种角色的扮演,并且这角色与实际的身体也是同步的,不用再辛苦的两种角色之间来回转换。
这中间也穿插了肇事人与其家属之间的一个秘密,让人同情且感动。最终秘密的解开,让人彻底舒口气,终于回归正常,但是却也觉得平介亲自知晓这个秘密有些不够人情,有些残酷,但是也想不出更好的揭开这终极秘密的人选,好像除了平介也别无任选。大概这就是矛盾之处了吧。
8.《盛夏的方程式》
十六年前,仙波为了自己女儿的美好未来,选择去替她顶罪,将女儿杀了人这一秘密封存了很多年;十六年后,重治为了心爱的女人和她的女儿——却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而选择杀掉知晓这一秘密的人;同时,泽村也因为喜欢成实,所以甘愿说出他所以为的"实情"。所有的犯罪都有动机,而重治的动机便是出于爱。
纸是包不住火的,所有的秘密终有呗解开的一天。随着冢原案件死亡原因的一点一点查证,发生在十六年前的事情也逐渐浮出水面。我们不能说重治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只是因为太多的偶尔一定会促成某一件事的必然罢了。
我们不会赞成为了"爱"而去犯罪,但是当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论是从文章中读到,还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都会为之动容,因着这无私的爱而感到震撼。
最后汤川对成实和龚平说的话很值得细细揣摩。这不仅仅是针对这一案件而说的结语,它可以用在任何时候。
汤川说"不管什么时候,都必然存在着答案。但这答案却未必都是能够立刻导出的。为了寻求答案,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让自己长大。所以,人必须学习、努力,磨炼自我。"
对啊,就是这样的,难道不是么?
9.《麒麟之翼》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翅膀的麒麟,我们有责任去保护他们。即便是犯了错误,也要尽力去弥补,而不是抱有侥幸心理逃避责任。作为长辈,更是有义务地去正确引导,让孩子们学会担当,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孩子正是学着认知的年龄,这样的引导尤为重要。
10.《疾风回旋曲》
不同于东野圭吾的其它小说,这本书里没有太多的推理因素,而是用剧情的一波三折来吸引读者。实验室的所长在面对十分危险的生化武器被盗走而且不知所踪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乌纱帽而不是社会安全。内心还算善良的男主为了升职,在充满矛盾的思虑过后也选择了不公开此事,受所长之命独自前往调查。这讽刺了社会上某些官僚组织为了一己私欲而置百姓生命于不顾,而生活在政治底层的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得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