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sadness):哀痛忧伤之意,(形)伤心难过,侧重于因心情不好而伤感。它是种情绪反应,多数高等哺乳动物均有此反应,人类最为显著,是悲痛哀伤之意。
人类的悲伤来源通常来自经历上的挫折失败,如:无法抗拒的住所改变,亲友死亡,失恋,离婚,毕业,或失业等。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反应,因为我们脑部神经的缘故,这种情绪自然而然存在。同时,人类也可以用时间、行为改变、高兴、重新爱等一系列方式来释放悲伤,将它慢慢排解掉。而现实中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明明知道这是负能量,却一遍一遍的体会当时的痛苦,沉浸在负面情绪当中不愿走出来?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一个词叫做“强迫性重复”,意思是说人倾向于不由自主的重复一些早年的创伤性体验。比如曾经因为被羞辱的孩子,当他成年后,他会不断无意识中去创造曾经被羞辱的类似场景,然后会被再度羞辱;曾经因为妈妈抑郁而不能得到很好照顾的孩子,当他成年后会不断与受苦的女人交往,从而不断重复曾经需要不断照顾母亲时痛苦的那些体验等。
其实,没有一个人希望重复那种痛苦,但是如果没有人去支持帮助,他很难从这种“强迫性重复”状态中走出来。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这种体验是熟悉的,即使它让你痛苦,熟悉到让你产生自以为的安全感。
第二:人倾向于以自己曾经经验到的模式去评估和感受现在的环境,此类叫做投射性认同。
第三:悲伤情绪可能会得到外界的关爱,关爱是自己满足。
第四:不断重复体验痛苦发生时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写以为可以改变。
如果有人碰到以上这种情况,本人和周围的人应该怎么办?
一、首先需要积累足够的勇气做出改变,改变是唯一的方式。(心理建设)
二、通过运动、培养其他爱好来消耗过多负面的情绪。(行为)
三、如果悲伤情绪严重,影响到了生活质量的话,请尽快到访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借助药物等手段)
悲伤情绪严重化,就会变成抑郁。要相信科学,心理咨询师可以给本人及家属一些建议和指导。
多达20%的人一生中会患一次情感障碍,最常见的是抑郁障碍,你的熟人里可能就有,他们不愿意告诉别人,因为他们见了太多对病人的嫌弃。
要改变上面的这些情况,首先需要做出很多努力,去改变对我们来说,任何改变,可能都是一次冒险;其次需要在改变中积累经验,哪怕是改变中的一点点经验,都可能让我感受到改变并不像幻想中那么可怕,这一点点成功的经验就可能带领我们再进行更多的探索,从而引发更多的改变,最终可能完成内在模式的重新塑造,将自己从旧有痛苦模式中解放出来,也就脱离了那个在痛苦中的循环,从而完成对过去创伤的修复,用新的,更适应的方式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