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66篇 1697字 共累计80291字
那年,因工作关系,要去N小镇一趟,同行的还有一位老乡——一位入世未深的小伙子,叫小张。
一路上,我们经过了令人伤心的南京市。小张老是问我,这么漂亮的南京城,有着烟花十里的秦淮河,风景旖旎的玄武湖,为什么是伤心的城市呢?
我说:“你看,明孝陵,有个陵字;中山陵,也有陵字。那个叫雨花台的,更是伤心地啊。更何况,那不堪入目的近代史了。所以,南京就是一个伤心的城市。”
但尽管如此,每到南京,那些地方我是必去的,一种哀伤,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必要的,就相当读历史了。
又经过了令人骄傲的南京大桥,不一会儿,再一路向北,到达了目的地N小镇。
说是N小镇,其实就是一条街,而在N小镇上,我也明白了,赶集是个什么样子的,隔三岔五,有几个相对比较固定的日子。这镇上人多起来了,物品也相对多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赶集。
刚到N小镇,我与小张也是人生地不熟的,也比较少出去。因为总是觉得,这N小镇,与我们的关系不大,所以也懒得去了解它。
人要油盐酱醋茶,也有吃喝拉撒睡。刚开始总是这么一点点菜,吃得嘴里能淡出鸟来。以至于每当在某一天的晚上,吃馒头,就相当于加餐了,因为馒头与米饭本就不同,再加上馒头有点甜味,就觉得特别好吃。到现在,如果有馒头的话,我也必定会吃上一个。
最为夸张的是,其中有位来自河南的小伙子,有天晚饭吃馒头,他竟然一口气,吃了七个。后面他还对我说:“其实我还能吃,但看大家都看着我的样子,有点不好意思了,所以,我就不吃了。但那次,真是吃得过瘾啊。”
我看着大家这样子,就对小张说:“我们干得也是体力活,菜要跟上,营养也要解决,现在,先必须保证每人每天一个鸡蛋吧。”
N小镇,在那时其实还是比较落后,物质也并不丰富。所以,趁着一次赶集,小张就到街头,买鸡蛋去。
我也是对着大家伙,说:“从今天开始,先保证每人每天一个鸡蛋,已叫小张去赶集买鸡蛋了。”
大家伙听了,也非常高兴,也都盼望着每天的一个鸡蛋。
但让我意外的是,直到下午,小张才慢吞吞地回来了,还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非常迷惑,“今天这小张咋了。”
但很快,那个河南小伙子,跑来扯着嗓子就喊:“小张,叫你去买鸡蛋,你买来点啥?”
我也感到奇怪,就问:“买了点啥呀?”
“你去看看不就知道。”河南小伙有点火味
我也比较莫名奇妙,就到厨房间一看——哪里有鸡蛋的影子,士豆倒有一大袋。
我就问小张:“这是怎么回事?”
小张支支吾吾地说道:“想不到,这大柳镇的人,管那些土豆叫土蛋。”
“那你也不至于买这么多的土豆啊。”
原来,那天小张去赶集,看到异乡赶集的样子,挺新鲜的。想着,买几个鸡蛋不是难事,就先慢悠悠地逛起来了。
看到有卖鸡蛋的,就问:“老乡,这鸡蛋怎样卖啊?”那老乡也很实在,回道:“这鸡蛋,是我老家的土鸡蛋,5块钱一斤。”
“好的,那就称上5斤吧。”
如果这样的话,事情就简单了,但偏偏这时,有位农村妇女,就喊起来:“到我这里来买,我家的土蛋,只要一块钱一斤。”
小张一听,心想:“土鸡蛋,才一块钱一斤,便宜,划算啊。“
就说道:“好的,这位大娘,我就到你那儿买土鸡蛋,一块钱一斤。”
于是,小张回了那老乡,转身跟那位大娘,去她那儿买。
想不到,跟着这位大娘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直到了大娘的家里。这时大娘指着她家墙边的土豆,说:“这就是土蛋,个个都非常圆整,才要你一块钱一斤。”
而小张也是傻眼了,这明明是土豆,怎么是土鸡蛋呢。
就对这大娘说:“我要的是鸡蛋,不是这些土豆。”
而这大娘始终说:“这些是土蛋。”到最后,小张也总算是搞明白了。在N小镇上,这里的人们管土豆叫土蛋。而小张的普通话与这们大娘的当地话,有着交流上阻碍,不够通畅,导致了这位大娘还以为小张要买得是土豆。
小张也是没办法,走了这么远的路,还买不到鸡蛋。但这位大娘眼巴巴地看着小张,希望小张能把这土蛋买回去的神情。小张心中也不是滋味。
小张看着这些土蛋,真是个个圆整,品质没得说。于是就咬了咬牙,买下了这些土豆。
我知道了事情来龙去脉之后,也是无可奈何。这些土豆,就当加餐用吧。
就这样,吃了很长时间的土豆,从此,我只吃爽溜溜的土豆丝,对于块状的土豆,有点怕了。
也从此明白,这土豆,还有很多的叫法,土蛋,是其中的叫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