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如何保持深度思考?

现在流行个词叫“碎片化”,所谓的碎片化,从字面来看就是完整的时间或信息被切割开了。

有人说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我看来这种“碎片化”自古以来就有。

否则,怎么会有“流言止于智者”这一说?

在古代,没有微信、微博、报纸、电视这些媒体平台体,普通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就是“口口相传”。

例如,原本一个完整的信息是,张家姑娘在河边洗衣,不小心滑倒掉进河里,被恰巧经过的邻村李家儿子救起。

结果,这侧信息经过张三李四等人的传播之后,就成了张家姑娘在河边洗澡,李家儿子在旁偷窥,被发现后张家姑娘羞愧难当欲投河自尽,李家儿子奋力救起。

你看,李家儿子原本一个英雄救美的大好形象,结果成了色狼流氓,不但没得到村人的赏识还被大家唾骂。

一个完整的信息,不同的人在转述的过程中会添加不同的感情色彩,有些是理智的,有些是非理智的。

非理智的个人情感会夸大事实,目的就是想引大家的注意力,这个有点像今天的各种爆款文章,为了博取流量和粉丝关注度,每发生一个热门事件就第一时间站出来解读,浓重的个人感情色彩,带偏了一票粉丝。

理智的个人情感是经过了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思考信息、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的,这些人他们不当信息的搬运工也不跟风,始终都有自己见解和立场,他们是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在传播信息的。

所以,“留言止于智者”,就是理智的人把碎片化信息深度处理的一个过程。

那我们生来就处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时代,该如何做个理智的人呢?

一、刻意训练

前段时间《我的前半生》这部剧热播,很多人觉得吴越老师饰演的凌玲这一角色太可气了,就直接跑到人家微博下面去骂人。

有的粉丝就在评论里回复骂人者“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

看完之后我就在想,是这些骂人者真的没有脑子吗?

那你说,他们头顶上那个肉球是啥?

他们只不过是没有形成遇事思考的习惯而已,这种习惯就像晚上洗脚早上刷牙一样,是可以在后天被训练的。

首先,平时在听到一个专家的观点或者是结论的时候,不要立刻拿来就用,逼迫自己举出5个以上适用于该结论或者观点的案例。

你逼迫自己举例子的这个过程,就是你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形成惯性之后,你每次遇到问题之后都会反复琢磨,最终把信息转换成自己能记住的方式存储,等下次有适用的情景时,你会立刻调用出来。

这个方法不仅训练了你的思考习惯,还让你学会了活学活用。

其次,多问几个为什么。当别人告诉你一个信息的时候,不要当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器,学会跟信息互动,从信息里面去找到你感兴趣的点,然后提问自己,促使自己为了这些感兴趣的信息点寻找答案,形成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

二、不下结论

当你获取到一个信息的时候,不要着急下结论,先听听别人怎么说。

听别人怎么说的过程就是在收集信息,这个过程你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结果。

不要将自己置于一个评判者的角色,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当你抱着这种不确定的心态去处理信息的时候,你是包容的,你会允许自己听到不同的声音,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思考,去深度挖掘信息。

一旦你做出了一个判断,自己就会下意识的往你认为的方向去靠拢,很容易人云亦云,最终失去自己的判断力。

例如前段时间郑爽新书签售会素颜出镜,很多粉丝责备郑爽作为一个艺人素颜出席这种场合就是对大家的不尊重。

也有人说,那是她自己的脸,她自己的身体,只有她自己有权利决定如何使用,别人无权干涉,她赶素颜出镜也说明了郑爽是真性情,不外乎外界的看法,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两种观点,一旦你站队,那你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过依附在别人的观点上保持队形,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吴越老师被骂的原因了。

很多人可能都不是真的想骂吴越老师,只是看到很多人都在骂他,自己也就忍不住的跟风。否则他也不会说出“看到这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这种话。

三、为我所用

深度思考是过程,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的目的,否则一味的思考却不知道用在哪里,这种热情也会随着时间逐渐减退的。

我见过很多人的知识储备量非常大,遇到问题也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但是仅限于“闲扯瞎聊”一到正式场合都“开口跪”。

当你在获取了信息经过自己的深度思考处理转换之后,要学会时不时的拿出来用一下,就像夏天不盖的杯子,你也要时不时拿出来晒一下,不然等到冬天盖的时候就发霉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有看公众号的习惯,手机里关注了N多个,一些优质的公众号都有留言功能,那每次看完之后可以发表一段小小的评论。

如果留言被选中,被翻牌,甚至被点赞上头条,这种小小的成就感就会激励继续保持深度思考这个好习惯。

更求上进一点的,可以像我一样来简书上码字,不要为了取悦粉丝争阅读量求打赏刻意炫技,就当成是一个训练自己思考和运用能力平台。

不浮不躁的沉淀自己,仔细软化目标,肚子里有真货,迟早会被发现的,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最后,还是想要告诉大家,这确实是个追求效率的时代,一味的加速度或徘徊于各个路口,终将在“碎片化”中迷失。

只有沉下来,仔细软化目标,才有可能真正接近梦想的核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964评论 25 709
  • 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多的是。 ·初中,懵懵懂懂,情窦初开,尝试到暗恋的滋味,最终无果,那时的我自...
    BULABULA小八阅读 194评论 0 1
  • 人大部分时间是在矛盾中挣扎着,有时候是心里想的是这样,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和道德,而选择了与内心不相符的决定...
    绽放精彩_萨萨阅读 568评论 1 1
  • 自古文章千古事,一朝有感一朝发! 夜深人静的时候辗转反侧睡不着,想到了我的一位朋友,说来也是奇怪,每次想到其中的点...
    倾听风吟花语阅读 595评论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