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艾米在渔村
每一次出来,心情都是愉悦的。
像出笼的小鸟,看天空是蓝的,花儿是红的,风儿是轻柔的,街头人儿流动。
出入还是要测体温,去超市买个菜,感觉像遇见有无限精采。
看到开放的小桂花树,还是忍不住拍一下。花虽没前段时间开得密,但花朵还是挺多的。
马路对面那家早餐卖包子的老板还没开业。那个长着圆脸,每当我觉得天气冷,需要加衣时,常看到他还穿着件军绿色的迷彩短袖,在那卖自创的石磨肠粉,在早餐氤氲的香气中,忙得不亦乐乎。
他们家的包子有包菜馅的、豆沙馅的等。是那种发面稍硬的北方包子,个大馅也可以。
我有时会买韭菜粉条馅的,觉得有点像家乡的味道,也是他们家包子品种中卖的最好的。
今天看见卖冮西米粉的老板开张了,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也有段时间没卖了。
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戴着口罩,手提着打包好的二盒正走过来,远望去小窗台上只剩几盒了。
本要去超市买菜的我,脚步不受控制得走过去。问那位老板“就剩这几盒了吗?里面还有沒有?”
“还有”,他答到。
“帮我留二盒吧,我先去买菜,等下再来拿。”
“好的。”
我又走去超市,其实相隔很近,几步路的距离。
超市入口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多包口罩。
很快买好了菜,又去买江西米粉。
据老板自己说,米粉是从他们老家江西带过来的,吃起有弹性,爽滑又绵软。老板和老板娘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看起年轻精明,他们有个女儿在附近读小学。
他们家除了有江西米粉,每天还会有几个保温桶装着热气腾腾的粥,有蕃薯粥,皮蛋粥等,有时买回去还很烫呢。
老板开朗健谈。他们每天早晨五点多起来,就开始忙了,先把粉煮熟,分开装好一盒一盒的。
他们的店不大。室外有一个烧煤的小铁桶,铁桶上面放着一个装热水的中锅,有顾客需要时,把煮好的粉倒在笊篱里,在热水里烫一下。
然后倒在一个不锈钢的大勺子里,加上事先已准备好的配料,有炸得酥脆的花生米,微辣的酸菜,萝卜干等,视个人的需求,把加了配料的米粉放在一起拌均匀,一份好吃的江西米粉就做好了。
倘若喜欢,也可以加一个煎得金黄的煎蛋。
以前每次去买时,一般都需要排队等候。
今天看外面的方桌上,没有粥卖,也没有汤粉。
在老板烫粉的空隙,同他聊天。
“你们开业几天了?”
“四天。”
“本来想清明开业的,怕放假人少。”
“你们刚从老家上来吗?”
“来一个多月了。”
“其实你们那不严重的。”
“现在都控制的很好了,主要防输入和无症状的。对于刚上来的,社区会登记,检测不合格的,不给出来的。”
“嗯,现在社区是挺严的。”
很快,二份粉都拌好了。
扫码支付完,我提着米粉走回去,隔壁卖肠粉的那对夫妇还没开张。
还有那个卖豆腐花的人,和卖熟咸鸭蛋的,那俩人经常蹲在一起在那聊天,有人买就卖,也不吆喝,挺佛性的。
天气有点热了,有一些人已着夏装,穿着短袖短裤了。
旁边那一排簕杜鹃花竞相开放,谁也不甘示弱。
夏天快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