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个美国的保险巨头,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故事。
他一开始做保险,做得挺不错的,但是很辛苦。事业的发展总会遇到瓶颈,他的保险做了一段时间后出现了瓶颈。他想了很久,终于找到解决的方案,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是怎么做的呢?放弃自己人生的百分之七。
他拿自己做保险的数据分析,发现百分之七十的人是第一次见面成交的,百分之二十三的人是第二次见面成交的,只有百分之七的人是需要三次以上的,而这百分之七的人却占据了他百分之五十的时间,他果断决定放弃这百分之七的人,于是效率开始翻倍。
有类似的故事,有人教过一个如何快速提高高考成绩的方法。很有效果,也很简单。
一般情况下,试卷的题目编排是有比例的,百分之七十的题目是简单的基础题,百分之二十的题目是提高题,百分之十的题目非常难。所以学生只要专注研究百分之七十的题目,保证不出错,再去提高百分之二十的题目,百分之十的难题可以放弃。事实上,百分之七十的题目做好了成绩就已经不错了,而那百分之十的难题会消耗你百分之三十的精力。这是不划算的。很多学生用了这个方法,成绩至少提高百分之二十。我当年高三也用这方法。
于是,我们可以总结,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只要把你擅长的事做好,其实就可以比很多人强了。
从这个角度讲,木桶效应其实是一个坑人的理论。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人是一招鲜吃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