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审美怎么了?——《道士下山》观影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完《道士下山》影片,看影评,再看影片,再看专业导演陈凯歌和冯小刚的个人感悟: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偶像,所以我一点儿都不意外……想起凯歌受访时的一句话——我们导演能决定的事有多少?但罪责得我们担。题材,片名,旁白,一场戏一句台词,一部电影上映时已是遍体鳞伤。我们一直被号召拍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但我们一直深陷于有愧于时代的泥潭,想跑,脚下却拖泥带水……这里面包含了专业人士对当下商业语境的多少无奈。陈凯歌发出这样的感慨,突然觉得这个社会与他格格不入,一个不走商业路线的导演在向商业低头,是影视界的悲哀。中国强大的商业氛围在逐渐销毁影视艺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霸王别姬》给陈凯歌带来了艺术上的巅峰,从此之后没每出新作必被诋毁。当记者问及还会不会有《霸王别姬》这样的艺术力作时,陈凯歌说它只属于那个时代,这个时代应该有适应这个时代的作品,也许“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表演在那个时代就开始走向死亡了吧。从《黄土地》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到《红高粱》等……现在社会再也不会有相应的作品出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道士下山》这部电影,观众的反应莫衷一是,偏向唏嘘者居多。自我认为此部电影还是有很好的元素在里面,融合了人的潜意识、佛家文化的空、道家文化的虚幻等多种文化,也呈现了悲剧该有的苍茫,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思想糅杂的恰到好处,镜头画面更是毋容置疑,算的上是近年来的上乘之作,为何被观众给喷成这样呢?相反《小时代》系列的这样的无内涵无深度的作品却受到了热捧,从赵薇的《致青春》取得佳绩之后,一部部青春片接踵而来,中国的影片为什么瞬间就走上了青春热,他们是真的在怀念青春吗?还是被乐观的票房所吸引?在我看来仅仅是对当下商业模式的投机取巧。而真正有良心的艺术在逐渐消退,中国观众的审美价值观也令人发指。

      最后想说,中国的文化怎么了?中国的观众怎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价值怎么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拆开《把小日子收进手账》的瞬间,感觉只有一个字,美。最惊喜的还有一个附送的森系贴纸,这个贴纸还是小朋友发现的哟,深...
    汪星人爱星辰阅读 1,378评论 0 49
  • 罗德尔达尔是我最喜欢的童话作家之一,最开始是看过他的<女巫>被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之后就又买了他一系列的书...
    家多宝TL阅读 821评论 1 1
  • 语文教学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不管什么样的形式,都不能离开语文的真滋味。 书声朗朗,语文课堂的...
    孤心如水阅读 1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