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每天都面临选择,从早上起床找一件心仪的衣服搭配合适的鞋,到晚上睡前点亮手机屏幕,选个常用的app作为睡前读物。
生活也是这样,从合适的教辅资料到专业,再到填写大学志愿;从投递简历到选择工作行业;就连男/女朋友也是需要通过主观意向来选择的。有时候会听到某人说,我有选择强迫症,我不拿决定,我选择起来太困难了!每每这个时候我都想质疑一下她生活的这么多年都是怎么活下来的?
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没点什么毛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都市人,选择困难症,强迫症,幽闭恐惧症等等,其实这些症状大多和心理相关,但绝大多数人都看不到本质而纠结于表象,我觉得这是没太多意思的。
前几天遇到个人,一直想吐槽一下。20多年来可能奇葩见的还不太多,于是上天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当然如果你要说我戴着有色眼镜我也没办法反驳。他叫路,三十岁上下,工作可能是一个小团队的头头,身高不高,体重不重,样貌没惊为天人的帅,也没有出其不意的丑,总之很普通。
但是他有点不普通,因为他想得美。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没有深入的聊天,只是短暂的接触,所以也没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就好像有些人是低调,你能感觉的到他的内涵,又好比有些人是浮夸,你能看得出他胸无点墨,路就是那种,和我们每个人都差不多的普通人,不会让你太讨厌,也没有很喜欢。
第二次接触是在老公家里,我们都在给家里的大人帮忙,他小小的一个和孩子们混在一起,我当时觉得他挺不懂事的,大家都很忙,能帮一点是一点,他两袖清风倒是乐的悠闲,但是没人说他我也就没讲话。
真正深入接触的时候,是不久前跟老公一起出去玩,大家拉了个群,主要目的是跟他约一下时间顺便聊聊天,我是一个话很多人的,基本上没什么人处不来,除非是我真的很讨厌,完全不想搭理的人,通过前几次的相处感觉他应该也是可以聊天的那种人。
而后,我清楚的明白了“装逼”这件事,我以往认为它是一个中性词,包含着一点点调侃的幽默。路第一次聊天就跟我们说王阳明是他的偶像,他平常下班没有任何个人生活,就爱看书,也不看别的,就看资治通鉴,兵法之类的书,在深一步聊就问你看没看过《平凡的人生》。对于他的私生活我不做评价,但他字里行间的优越感让人很无语。三个人提前一周约他一起出去玩,他都以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人孩子的满月酒拒绝了。话里话间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
然后,我就没忍住怼了他,当时觉得自己帅爆了。对,我是一个很直接的人,因为磨砺了一段时间,目前在很好相处的基础上,又多了一点棱角,相比于和任何人都保持亲密,我更推崇安全距离,一个我看你很美,你看我也不差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愿意与这样的人共处的,生活本来就已经这么难了,不添堵是我现在的生存法则。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真正爱读书的人,当你和他交流时是如沐春风的。他好像懂你所有的梗,你说出上一句他就能接出下一句。
我不知道我以后还会不会和路有接触,我只知道再有接触也是彼此两相厌的状态,这也没什么不好,不用我煞费苦心伪装成跟你相处和谐的模样。最后想说一句:书是精神食粮,希望你我都能好好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