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六禧
(这是学员写的第155篇文章)
没接触修心之前,我和先生的日子总裹着一层说不清的别扭。
大家好,我叫六禧。
那时我们异地分居,他在老家,我带着女儿在广州生活。
人家说:距离产生美。
但是隔着距离,我们日子里的矛盾却没减少分毫。老公只要来广州这边,一坐下就捧着手机打游戏,常常是我忙着照顾女儿、打理家务。
他却在沙发上对着游戏屏幕一动不动,简直就是石化了;在老家时,他又总喜欢去钓鱼,人称“钓鱼佬”,常常一整天都泡在河边,就差长在河边了。
更让我焦虑的是,他每个月都没给我和女儿提供生活费,家里的开销全靠我一个人扛。
那段时间,我像个充满怨气的气球,一点就炸。
看到他坐在沙发上专注打游戏的样子,我就忍不住发火,我累死累活,他却闲得屁股都不挪动一下。
我觉得他不分担家务、不体谅我的辛苦,听说他又去钓鱼,我更是没完没了地啰嗦,指责他不顾家、没担当。
可我的抱怨和指责像打在棉花上,有力气但是使不出来,不仅没让他改变,反而让我们彼此的关系更加疏远。
他来广州的日子里,我们要么说着说着就吵起来,要么就是各忙各的、零交流;视频通话时,也常是四眼对沉默多过对话,家里仿佛装了冷气,越来越冰冷。
我心里满是委屈和无奈,却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直到后来,我开始跟着涔汐老师学习修心,我的世界才慢慢亮了起来。
在社群里,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之前一直被困住的心门。
我第一次明白,原来生活中所有矛盾的根源,往往都在自己身上;也第一次让我懂得,家从来都不是讲道理、提意见的地方,这里需要的是理解和感受,是彼此的包容与体谅。
涔汐老师说:
作为妻子,要守好自己的本分,不该总是姿态高高在上,像当法官审判犯人一样,去指责和批评伴侣。
这句话像警钟一样敲醒了我。
我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行为:我总是盯着先生的缺点,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却从没试着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他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压力和难处?
我总是把“讲道理”挂在嘴边,抱怨他打游戏不帮忙、钓鱼不顾家,却忽略了他的感受,忘了夫妻之间最该有的是温暖地关怀,而不是冰冷地批判。
从那以后,我开始试着改变自己。他来广州时,我不再一看见他打游戏就先发火,而是忙完手里的活后,轻声问他:
“今天游戏打得开心吗?要不要歇会喝口水”。
他说起在家钓鱼的事,我也不再啰嗦指责他不该钓鱼,越啰嗦他越长在河边不回家,只是叮嘱他:
“河边风大,多穿点,注意安全”。
我不再把“生活费”挂在嘴边反复催促,而是尽我所能把我和女儿的生活打理好,让他少些牵挂。
没想到,我的改变真的慢慢影响了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来广州时,再也没坐在沙发上石化了打游戏,反而会主动问我:
“要不要帮忙拖地?”
“女儿的作业辅导完了吗?”
钓鱼他或许还会去,但次数明显少了太多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我看到发的视频,他每一次去河边,都会先把湖边、河边别人扔的塑料袋、饮料瓶捡起来,找个安全的地方焚烧处理掉,说:
“看着垃圾堆在河边不舒服”。
他不再痴迷于钓鱼了,伤害其他生命了。
听他说起这些时,我忽然觉得,原来先生一直都有善良、细心的一面,只是之前我被自己的怨气蒙蔽了双眼,看不见他的优点。
最让我暖心的是,现在每个月,先生都会主动给我和女儿打生活费。虽然不多,只有两三千块,但每次收到转账提示时,我心里满是感动和满足。
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活费,更是他对这个家的在意,是我们关系变好的证明。
从前那个让我恨不得摩拳擦掌干架的伴侣,如今用他的方式,一点点回应着我的改变,也一点点把家的温暖找了回来。
回想这段日子的变化,我满心感恩。
感恩涔汐老师,是她的指引让我学会了内观自己,学会了用温柔的方式对待家人,也学会了看见生活里的美好。
也感恩先生的包容,在我曾经满身戾气的时候没有推开我,在我慢慢改变的时候,愿意陪着我一起变好。
原来,家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两个人的港湾。
当我放下指责,学会体谅;放下抱怨,学会感恩,这份温暖就会慢慢回流,让原本冷清的日子,重新变得热气腾腾。
我曾经反思,我的先生是怎么被我带动改变的?
之前我看到过一个很贴切的说法:
人就像处在不同的楼层,自己在1楼时,身边人的眼界和状态也都在1楼;等自己努力爬到10楼,身边人也会跟着往上走。
我这段时间就试着慢慢“往上走”,比如开始主动学一些新东西,遇到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急躁,会先冷静下来想办法。
先生看我这样,慢慢也受了影响,比如现在会主动和我聊我学到的新内容,遇到问题也会和我一起商量着解决,整个人的状态都比以前更积极了。
我的亲身经历启发大家:
当你在婚姻中痛苦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改造伴侣,而是要修好自己的心性和智慧,当你走到10楼的时候,回过头来发现,你的伴侣也上来了,先做好自己,然后用自己的光,照亮身边的人。
如果你也在为婚姻情感而痛苦,欢迎先来修心成长自己。
作者简介:张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头发虽长见识不短,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职场的认知大坑,欢迎关注@我是涔汐,一个让你增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