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志广
睡不着觉,就看今天淘过来的二手书,不知不觉,已经把张小娴的《永不永不说再见》看了一半,看看时间已经半夜12:45分了,听着外面车辆和地铁呼啸而过的声音,我就想写写文字。
灯光下的光晕在布心旅馆床上的旧书脊上流淌,我翻到张小娴写“爱情是百年孤独,直到遇上那个矢志不渝的守护你的人”时,手机屏幕恰好跳成凌晨一点零三分。
窗外的深圳还醒着,霓虹灯把潮湿的空气染成暧昧的橘色,像极了十年前那个夏天,我在异国他乡的宿舍里抱着一摞青春文学书籍痛哭的夜晚。
那时候总以为失恋是世界末日。
书里说“真正的爱情会让你撕心裂肺”,我便把每一次失眠都当成深情的证明;作者写“爱到极致是成全”,我就对着她发给我的文字,反复揣摩那句“两个人相爱没必要非在一起”是不是藏着未尽的余情。
那些带着油墨飘香的标题的故事,把少年人的固执包装成浪漫,让我在自我感动的漩涡里越陷越深。
后来才知道,真正的成长从不是书里写的轰轰烈烈,而是某个失眠的夜晚,突然发现已经很久没想起那个人的名字。
十年的光阴,就像深圳地铁的呼啸,快得让人抓不住痕迹。
如今我孤身一人走在深圳的街头,看行色匆匆的人们夹着公文包赶路,听便利店阿姨用粤语报着折扣,在地铁上看到中国小伙儿领着外国女孩儿,才明白这座城市的爱情从来不止一种模样。
它可以是写字楼里共享的一杯咖啡,是城中村出租屋里分食的一碗热汤,也可以是地铁里悄悄牵起的手——就像刚才那对小情侣,男孩儿笨拙地给女孩儿擦嘴角的酱汁,女孩儿红着脸捶他的胳膊,角落处折射出的灯光,透过车窗落在他们年轻的脸上,晃得人眼睛发酸。
曾几何时,我也那样热烈地爱过,以为非谁不可,以为失去便是永恒的遗憾。可现在坐在旅馆的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突然就看开了。
那些深夜痛哭的眼泪,那些辗转反侧的思念,不过是青春给的一场盛大的修行。它教会我如何爱人,更教会我如何在失去后,慢慢把自己重新拼凑完整。如今,三十好几的年纪了,早已过了靠情话和承诺续命的阶段。
不再期待小说里的完美结局,反而珍惜此刻手心里温热的茶,窗外温柔的风,还有床上的书籍和心底那份终于平静下来的踏实。
爱情或许会迟到,或许会缺席,但好好爱自己,是永不失效的约定。远处的天际泛起微光,还有几个小时,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我合上书页,把十年的遗憾轻轻折进时光的褶皱里。
遗憾过,挣扎过,终究学会了与过去和解。
未来的日子,要安静地生活,认真地奋斗,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做一个快乐的旅人,也做自己世界里永远的主角。
毕竟,人生很漫长,快乐和成长,从来都比遗憾更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