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要求高一点,
这样在以后的日子不被落下的几率才会大一点。
这就是我们开设图乐园读书会的初衷。
阅读能力一直是我们所推崇的重要能力,当身边真正热爱读书的人早已经把这个能力训练地熟练无比,崇尚着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理念,身边更多的声音则是我静不下心,我读不下去,我不知道该读什么书。
如果是一个从识字开始就不间断开始阅读的人,那么在那么多年的摸索中,会渐渐形成自己的喜好和品位,在搜索书这方面一定会有自己的心得,另外两个更不是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二八法则,大家也都想在那个领域成为20%。事实上,在任何一个领域如果能做到长期持续,也就足以淘汰掉80%的竞争者了。
这其实还是保守的估计,多少人的新年愿望可以用上一年又一年?
你甚至不一定要做的足够好,只要能够不停的向前迈进,就会发现其实能够陪你走完这段路的人并不多。
有这样一些人,愿意在一起建立一个小小的社群,输入差不多的价值观,一起向前走。
我们惊叹于“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这个神奇的定律,想和一群人一起读书。
任何持续的输入一定会带来惊喜。
四年级的女儿,通过三年持续的阅读,阅读速度已经远超家里的另外几位成年人,不是刻意比较,是从输入的数量上就已经是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差距,速度的差距没有那么大,“量变导致质变”是不争的事实。
同龄的孩子,很多时候能找到一些阅读速度差不多的,原因也无他,大家的阅读数量也是相差无几。
网络上Bill老师的英文教授的如火如荼,更惊讶的是8岁的Joey帮忙录制的每一本音频牛津树有声有色,而不争的事实也是Joey输入的阅读量,也早已是同龄人的几百倍。
我们推出的书单,其实在数量级上完全谈不上,但是如果看完能写阅读报告,那么从输入到处理再到输出,超过80%的人也就不足为奇。
做一次读书笔记不难,难的是能不能一直保持这个节奏。
每件事请都做到领先的人不多,每件事情都做到差不多的人却不少。
这个世界一直遵循着一个真理“知易行难”。
仅仅知道这些道理是没用的,我自己实践了那么多年,也一直因为行动而受益匪浅。可能看过100本书,才能找出10本有价值的好书,在注意力稀缺的网络时代,能和大家用这样的方式将注意力有效的收集起来,那么也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