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个孩子的家长跟我说,他家孩子半年前开始学国际象棋,一直都很感兴趣,每天晚上都想让我们陪着他玩,因为我们的水平也是初级,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他赢他就很高兴,可是我们要是领先几步他就会很着急,不愿意继续下去,甚至还会生气的哭,很多时候他做其他的事情也会这样闹。
后来我从一本心理学的书上看到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我们先来看一看,特别追求赢无法接受书的孩子是怎样的孩子呢?从心理学角度说,这种孩子多半平时是未曾被无条件接纳过的孩子,也就是说当他做得好乖巧听话,符合父母预期的时候,才更容易被看见。从这个角度上说,输不起的小孩是充满忧虑的孩子,他们不可以输,输了就意味着不被接纳不被爱。
那么做父母的该如何引导这样的孩子呢?其实很简单,还是通过游戏的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都让孩子赢,因为这会让他们建立自信,变得有力量为自己感到自豪。第二就是让孩子体验到足够多赢的感受以后,父母需要去陪孩子玩一个叫做“看谁输”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关键就在于,用夸张的方式去表达你对输的感受,如果输了你就要大声的沮丧的喊,说我输了、还可以伤心的大哭,类似这样的表达。如果你赢了,你也可以夸张的哈哈大笑,并且配合滑稽的身体语言,这样就会引起孩子哈哈大笑。
父母可以思考一下,一定能够发现这个游戏其中的奥秘,游戏中输的时候我们夸张的表达伤心,赢的时候也夸张的表达高兴。,其实呢是把孩子的问题游戏化,孩子也能够在游戏中大胆放心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释放紧张。
要知道孩子们身处的世界,非常自然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竞争,他们容易对声音表现的很紧张,这是正常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多多的放松,这种笑声和放松的体验,能让他们有心理空间去放松自己,放松的孩子更愿意合作,竞争力当然也会更强。
关注我,育儿路上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