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案有打动人心的代入感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你打开朋友圈,有的文案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看都不看,就刷过去了,有的文案却看起来,感觉就是写给你看的,就像在和你聊天一样,越看越爱看。

那如果你写文案,你想达到哪一种效果呢?

我想,肯定你会选第二种吧,它的代入感很强,让读者不知不觉,跟着他的思维走。

但是,怎样才能写出代入感很强的文案呢?

方法非常简单,首先你在写的时候,就想象着你对面坐着一位朋友,像和朋友聊天一样,以这种状态去写。

那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代入感呢?

文案的代入感,其实就是文案的画面感和故事感。听上去是不是很玄乎,看两个例子就明白了。

一、占领感官的画面感

画面感就是,读者边读你的文字,脑中就自然浮现出画面。请看: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扪心自问,你在看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是不是不自觉的想起了每天被囿于工作与繁忙生活的自己?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很接地气,读者看起来才会有画面感,感同身受,就会代入其中。

那么怎样营造画面感呢?

几乎人类所有的体验感受,都来自感官,我们只需要充分调动人的感觉器官,实现感官占领,让读者在阅读时,就能调动自己的感官跟随着你的文字,去看、去听、去闻,去触碰。

同时绝对不能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华丽辞藻,一定要写具体。

没有画面感:精选上等牛排;

有画面感:牛排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油花和肉汁四溢,阵阵肉香扑鼻而来,没有防备,你的口水已经悄悄流下……

不要只卖牛排,也要卖滋滋作响声。我们要把用户的体验写进去,这样读者看到时才会有代入感,才会“越看越饿”。

二、打动人心的故事感

故事感就是,一边读文字,一边脑中自然就演绎出故事。一系列母亲节的文案,可以看一下:

母亲节文案
母亲节文案

母亲节文案

母亲节文案

是不是看得隐隐鼻酸,你有这样的感觉吗?如果有,那证明你被代入了。

如何写出精彩的故事感呢?

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也更容易记住故事。故事拥有能够影响人类情感、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力量。

如果文案中有故事,那么读者通常会在不知不觉间被吸引。

例如烧饼店,强调其美味的文案:

没有故事:好吃到哭;

有故事:住在隔壁小区的琳琳今年32岁,从初中起就光顾这个烧饼店,这一吃就吃了18年。

好吃到哭,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描述,但是用一个女孩吃了18年,可以让人一下子产生好奇:“这饼到底什么味儿,我也想尝尝”的心理。

以上的两个方法,是很多精彩文案,经常会用到的两个手法。

我们在写好文案之后,自己先读一遍,如果觉得平平无波动,不妨考虑一下给文案增加一些画面感和故事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