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十一 构成人的心灵的现实存在的最初成分不外是一个现实存在着的个别事物的观念。
斯宾洛莎认为我们认识事物的源头是对一个事物的观念,而不是先有这件事物,我们再去认识。
比如桌上放了一杯牛奶,对于这杯牛奶的认识可能是我们先前喝的味觉、可能是我们头脑里的牛奶成份表,也可能是身体表现的乳糖不耐受,但不论是哪一种感官的认识,都是观念产生的,试想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牛奶的人他眼中的牛奶和我们眼中的外星生物可能相差不多。
一切事物都是观念的呈现。
比如“善”、“恶”、“美”、“丑”,你能真的说出什么是绝对的善和恶吗?拾金不昧的行为虽然对遗失者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幸运,对拾到的人来讲却是违背自利的天性;因救落水儿童献身的少年不论社会和被救者如何感动于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对于这位少年的家人,都是莫大的悲哀,这种奋不顾身只是父母心中的痛。
所谓善恶之分,不过是看对社会有利与否。或者说,事情本身并无善恶,对社会有利便是善,不利便是恶,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而这个观念指导了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但这种观念是有风险的,不同时期或不同社会对同一观念的褒贬是变化的。要小心那些让我们做茧自缚的观念。
每个人对于“美”、“丑”的观念更是大相径庭,形成这个观念的是家庭背景、学识教育、人文修养等等方面。
一个人眼中的“美”也许正是另一个眼中的“丑”,如同一个人眼中的“成功”也有可能正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失败”。如同今天我们再无法理解“裹脚”的美,当下生活,我们仍无法全面、无限、准确的理解每一件事物。
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总会受限于我们的观念,于是说,我们的心灵只是部分地或不正确地认识事物。
结论:
1.
观念正如事物自身,各个不同,一个观念较其他观念更为完美或所包含的实在性更多,正如一个观念的对象也较其他观念的对象更为完美或所包含的实在性更多。
因为认识到人们总是部份和不正确地认识事物,所以我们趋向于了解真理,无限接近事物本质。
仍以牛奶举例,一个人若同时是美食家、营养学家、生物学家那么他眼中的牛奶就更加接近于牛奶的本质,也就是他对牛奶的观念更接近完美。
我们时常看到或听到一些片面的观念,诸如“21天成为写作高手”、“教你如何轻松赚钱”等等,除了我们自己缺乏内在完整的理性逻辑以外,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解释为何这么明显的认知错误仍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2.
判断一个观念较其它观念更为完美的依据是看这一身体较另一身体更能够同时主动地做成或被动地接受多数事物。因为依同样比例,与之联合地某一心灵也将必定较另一心灵更能够同时认识多数事物。
人身心的合一,表现在我们通常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心喜会笑,心悲会哭,心有所想便有所为。
说身体接受更多事物,心灵便同时认识更多事物,最明显的体现便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每个人到中年时都会感慨二十几岁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愿意尝试,即使失败也不畏惧。事实也证明生活充满变数,工作无固定模式可循的那些年是人在职场中成长最快的那几年。所谓成长最快,一个重要的成长是心灵认识事物的成长。
若再往前追溯,童年也是如此,没有固定观念身体正在进行各种尝试。反之,稳定而一成不变的生活,固有的观念,单调的工作最终让成长停滞,导致“中年危机”。
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若都能虚怀若谷,在有生之年尝试生活的不同体验,心灵才会更加明晰。这才是追求智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