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重症肌无力病人治疗程度,观察身体这“5个迹象”,好的越多治疗越好

重症肌无力在中医里算“痿证”,跟脾胃、肝肾功能失调有关。

脾主肌肉,脾虚气血不足,肌肉就没力气;肝肾亏虚,筋骨肌肉也得不到滋养,病情就会加重。判断治疗效果,身体会有一些迹象。

先看眼睑开合情况。

我们看来,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往上注到眼睛里,眼睛开合和气血、经络有关。

重症肌无力病人早期常见眼睑下垂,中医说是脾虚气弱,清气升不起来,提不动眼睑。

治疗时,观察眼睑开合能判断病情改善情况。治疗前若病人早晨勉强睁眼,下午或傍晚眼睑下垂、复视,表明病情在活动期,脾胃气不足维持眼睑功能。

治疗有效,眼睑开合灵动度提高,下垂减轻,睁眼不费力且能长时间保持,疲劳感减少,原本完全下垂的眼睑可能部分睁开并逐渐恢复正常。

这是因为治疗使脾胃气恢复,清气上升提举眼睑,眼部气血供应改善、经络通畅,眼睑功能渐恢复。肌肉力量恢复程度也是一方面。

脾负责四肢和肌肉,肌肉好不好要看脾胃消化食物的能力。

重症肌无力的人常觉得手脚没力、肌肉变瘦,这是因为脾胃弱,气血生成不够,肌肉得不到营养。

在治疗过程中,肌肉力量恢复很重要。

从日常小动作能观察,像手部,治疗前握不紧筷子、拧毛巾费劲,治疗后能握住筷子夹菜、拧毛巾也省力,还能拿轻物活动;下肢治疗前上楼难、蹲下起身吃力,治疗后上楼轻松、步伐稳,能自主站立,还能短距离快走。

另外,抬头转颈动作也更灵活。这些说明脾胃功能恢复,气血足了滋养肌肉,力量就增强了。疲劳感消退情况也很重要。

很多重症肌无力病人都有疲劳的问题,中医觉得这和元气不足、气血亏虚有关。

元气是身体活动的根本,少了就会累,动一动更累,休息也难好。

治疗时,疲劳感减少是个重要信号。

治疗前,病人稍微动动,比如散步、洗漱,就累得不行,得歇很久才能缓过来。

治疗后,疲劳感会减轻,能做更多活动。比如,以前走几步就喘,现在能走更远;以前做家务就累,现在能应付日常家务。而且,疲劳感来得晚,休息后也恢复得快。

这是因为治疗补足了元气,气血变好,能量代谢改善,身体更有力,疲劳感自然就少了。

另外,呼吸和吞咽功能也会变好。

重症肌无力病人病情严重时会有呼吸没劲儿、吞咽费劲等情况,这是脾和肺的气不足,气该升的升不上去,该降的降不下来导致的。看呼吸功能咋样,就看呼吸快慢、深浅,还有呼吸是不是费劲。

治疗前,病人呼吸又快又浅,稍微一动就喘,甚至安静时也呼吸困难,得张嘴喘气或者用呼吸机帮忙。

治疗后,呼吸慢慢平稳、深长了,呼吸速度也正常了,活动活动也不会明显喘不上气。这就说明脾和肺的气慢慢恢复了,肺的功能正常了,气能顺畅进出,呼吸功能变好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